記者昨天從寧波市環境監測中心獲悉,設在該中心的浙江儀器化灰霾監測站已于前日(19日)投入運行。同時,總投資7000余萬元的杭州大氣灰霾監測系統也正在建設中,一期項目有望今年建成投用。
灰霾與霧看似相同,實際上卻很不同,灰霾是空氣中微小的可吸入顆粒物累積得過多而形成的一種薄薄的“灰幕”,這其中微小的可吸入顆粒物是主要成分,而這些“灰粒”粘著很多有害物質,由于體積超小,很容易進入人體造成呼吸系統損害。
寧波市環境監測中心主任翁燕波告訴早報記者,目前國內灰霾天氣監測主要還是靠人工觀測,即靠專家肉眼觀測,這種方法也較為準確,但缺乏數據分析。寧波的灰霾監測站通過實時數據分析,能更地監控灰霾發生的地域。
已投入使用的寧波灰霾監測站除配備了常規的環境空氣污染物監測儀器外,還增加了能見度、濁度、有機碳、元素碳、氣溶膠粒徑、黑碳等灰霾監測專用儀器,設備投入達400萬元。
“在美國,一旦監測到出現灰霾天后,該地區的工業氣體排放都將受到控制;當大氣條件好、空氣擴散能力強時,則可充分排放,這是利用擴散條件好時的大氣自凈能力。”寧波市環境監測中心自動檢測室專家告訴早報記者,通過2年左右時間,寧波灰霾監測站將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數據庫,從而建立灰霾預警機制,與相關部門配合,實時監控和限制機動車尾氣排放和工業氣體排放等,從而消除或減輕灰霾對城市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