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研發快訊】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國在多個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特別是在電子束輻照技術方面,我國已經實現了從跟隨到引領的轉變,創新應用進入了融合發展的新階段。這一階段的到來,不僅有效推動了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還為生態環境建設、高抗高品質作物選育等領域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裝備支撐。
近年來,我國在電子束輻照技術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果,包括工業電子加速器、X射線技術及束下傳輸裝置等新技術。這些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醫療、食品、紡織、板材、育種等多個領域,展現出了巨大的應用潛力和市場前景。據中國同位素與輻射行業協會秘書長、研究員郭麗莉介紹,電子束輻照技術的廣泛應用,標志著我國在該領域的技術實力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電子束輻照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的民用核技術,具有廣泛的應用場景。它可以實現高分子材料的接枝、聚合或交聯,抑制或刺激生物生長,同時還能殺滅害蟲、蟲卵、病菌,實現降污等多種功能。這一技術的綠色、低碳特性,使其成為新質生產力賦能傳統行業轉型的重要案例,備受學界和工業界的關注與期待。
然而,電子束技術是一項整合了高電壓、高真空、電磁學、電子光學及輻射防護學等多項物理、機械知識,具有相當高的設計與制造門檻的學科。由于門檻高,盡管該技術備受關注,但商業運行的成果案例卻寥寥無幾。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企業在電子束輻照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例如,中同愛邦高新技術有限公司通過產學研合作,成功攻克了相關技術難題,研制開發出滿足不同產業需求的多規格高中低能電子束技術裝備,并在國內率先建成兩條輻射固化示范產線,實現了對板材、卷材及膜材的輻射固化,突破了傳統固化方式的技術固有缺陷。此外,該公司還開發了電子束接枝方式制備抗病毒抗菌面料的示范產線,將核技術應用拓展到了紡織行業。
在農業領域,電子束輻照技術同樣展現出了巨大的應用潛力。據江蘇里下河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李愛宏介紹,將電子加速器輻照技術與農業育種相結合,為輻照育種開拓了新的方向。這種技術不僅能夠加速作物育種進程,還能推動農業向綠色化、品質化、高效化發展,為保障我國糧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持。
隨著電子束輻照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我國在該領域的發展前景將更加廣闊。據QYResearch等研究機構的預測,未來幾年全球電子束輻照加工服務市場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我國作為該領域的重要參與者和推動者,將有望在這一市場中占據更大的份額。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