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標準】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下達國家計量技術規范制修訂計劃,全國光學計量技術委員會完成《光譜輻射亮度探測器校準規范》《色度計量器具檢定系統表》2項國家計量技術規范編制工作。現向各單位公開征求意見和建議。希望您在百忙之中對征求意見稿提出意見和建議。2024年6月31日前,反饋至起草人郵箱,抄送MTC14秘書處郵箱。聯系人:徐楠,xunan@nim.ac.cn;孫若端,sunrd@nim.ac.cn。
《光譜輻射亮度探測器校準規范》
隨著激光顯示、遙感、高光譜相機、成像芯片、植被指數測量等應用的發展,光譜輻射亮度探測器廣泛用于以上應用中的各式光源的輻射度與光度的測量。光譜輻射亮度探測器基于其單波長或者窄帶光譜響應特性,能夠對單色或復雜光譜功率分布形狀的光源或目標的光譜輻亮度進行高光譜分辨率的光譜測量或高精度的積分測量,是光輻射測量應用中重要的
探測儀器。
目前隨著基于探測器體系的光輻射計量水平提高,由于其測量不確定度要求較高,本標準針對了光譜輻射亮度探測器的計量問題,規定了光譜輻射亮度響應度關鍵參數的校準方法以及溯源路徑,解決了輻亮度測量儀器在新技術應用中的痛點問題,更進一步保障此類儀器在光電測量中的研究應用,因此制定《光譜輻亮度探測器校準規范》。
JJF1071《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JJF100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JJF1032《光學輻射計量名詞術語及定義》和JJF1059.1《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共同構成支撐本規范編制工作的基礎性系列規范。
本規范主要由范圍、引用文件、術語和計量單位、概述、計量特性、校準條件、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校準結果表達、復校時間間隔和附錄等9個部分組成。具體包括的內容和說明如下:
1.范圍 定了本校準規范的適用范圍。
2.引用文件 引用了國際標準1個。
3.術語和計量單位 引用術語3個:探測器、光譜響應度、輻亮度響應度,自定義術語1個:散斑效應。
4.概述 簡要說明被校計量器具的用途和原理。
5.計量特性 輻亮度響應度的測量不確定度;
6.校準條件 規定了環境條件和測量標準及其他設備要求。
主標準器標準輻亮度探測器的特性與擴展不確定度,校準裝置的組成及各部分的性能要求,對配套設備的性能做了規定。
7.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
校準項目為輻亮度響應度。
8.校準結果
校準結果應以校準證書的形式給出,對證書應至少包含的信息進行了規定。
9.復校時間間隔建議了輻亮度探測器的校準周期,并對其進行了說明和解釋。
10.附錄
給出了作為參考的校準證書數據頁格式和原始積累格式,并對一個光譜輻亮度探測器的校準結果進行了不確定度評定。還給出了標準光譜輻射亮度探測器的溯源方法。
《色度計量器具檢定系統表》
JJF 100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JJF 1032《光學輻射計量名詞術語及定義》、JJF 1059.1《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和JJF 1002《國家計量檢定規程編寫規則》共同構成支撐本規范修訂工作的基礎性系列規范。
新修訂的《色度計量器具》檢定系統的主要內容包括:范圍、計量基準、計量標準、工作計量器具、色度計量器具檢定系統表框圖等。
與JJG 2029-2006相比,除編輯性修改外,本系統表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修改了色度基準、工作基準的測量不確定度要求(見表1~表2);
———修改了色度工作基準和計量標準的幾何條件種類(見2.2和3.2);
———修改了色度基準和色度工作基準的組成(見2.1和2.1);
———修改了色度工作計量器具檢定系統表框圖(見5)。
本檢定系統表適用于物體表面色度計量器具的量值傳遞。它規定了色度基準、工作基準、標準及工作計量器具的構成、量值傳遞關系、測量方法及擴展不確定度等。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