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政策】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多部委共同發布了《關于加強礦井水保護和利用的指導意見》,旨在進一步推動礦井水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緩解水資源短缺壓力,保護生態環境,支撐能源資源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我國礦井水保護和利用能力不斷提升,利用量持續增長,但仍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統計底數不清晰、政策
標準不完善、技術裝備不完備、保護利用不充分等問題。
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了礦井水保護和利用的主要目標。到2025年,全國礦井水利用量將持續提高,利用率也將不斷提升,特別是在黃河流域,礦井水利用率力爭達到68%以上。同時,礦井水保護利用政策體系和市場機制將基本建立,形成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促進礦井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為實現這一目標,指導意見提出了一系列具體措施。一是加強礦井水源頭保護,推行源頭控制,合理選擇治理工藝,確保在煤炭開發過程中減少對地下水資源的破壞。二是推進礦井水質分級處理,根據礦井水的水質特點,采取合適的處理工藝,確保處理后的水質達到再利用標準。三是推進礦井水綜合利用,從加強礦井水配置、生產和生活利用、生態和農業用水等方面綜合利用礦井水。四是健全礦井水利用體制機制,完善統計計量考核制度、健全政策標準、健全價稅機制、完善財金政策、強化科技支撐。
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將加強統籌協調,強化部門間的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國家發展改革委加強綜合協調,水利部加強取水許可、配置利用、監測計量管理,生態環境部加強達標排放、水質監管,應急管理部、國家礦山安監局加強安全管理,國家能源局加強煤炭行業管理,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做好相關工作,形成工作合力,推動各項措施落實。
業內專家指出,通過政策的引導和市場的調節,將有效推動礦井水資源的合理利用,緩解我國水資源短缺的壓力,同時也有助于保護生態環境,推動能源資源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