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標準】全國振動沖擊轉速計量技術委員會2024年《高低溫
振動傳感器校準規范》等12個計量校準規范公開征求意見稿已基本完成。現開始廣泛征求意見,請各位專家百忙之中抽空閱讀征求意見稿,并提出寶貴的意見。
《高低溫振動傳感器校準規范》
高低溫振動傳感器主要采用壓電式、壓阻式等不同原理,可用于不同的溫度范圍的振動測量。用于極端溫度環境振動測量的高低溫振動傳感器通常采用壓電原理,結構為中心壓縮式,敏感元件一般為鈮酸鋰等具有耐高低溫特性的壓電材料。高低溫振動傳感器主要用于高低溫條件下的振動測量,例如航空發動機振動測試、運載火箭低溫燃料增輸送系統管路測試和各類熱振動和熱模態實驗等。
JJF 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JJF 1001-201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和JJF 1059-2012《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共同構成支撐本規范制定工作的基礎系列規范。
本規范參照了ISO16063-34 《Methods for the calibration of vibration and shock transducers — Part 34: Testing of sensitivity at fixed temperatures》、GB/T 20485.11 《振動與沖擊傳感器的校準方法 第11部分:激光干涉振動絕對校準》、GB/T 20485.21 《振動與沖擊傳感器的校準方法 第21部分:振動比較法校準》,并結合我國高低溫振動傳感器的生產、使用和校準現狀進行制定。
依據JJF 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本規范在架構上包括:引言;范圍;引用文件;術語;概述;計量特性;校準條件;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校準結果表達;復校時間間隔以及附錄等內容。
本規范為首次制定。本規范適用于頻率范圍10Hz~3000Hz、加速度范圍1m/s2~100m/s2、溫度范圍-190℃~800℃的高低溫振動傳感器的校準。
《彈性波超前地質預報儀校準規范》
彈性波超前地質預報儀用于交通行業中探測隧道開挖面前方圍巖結構的變化及地質災害情況。預報儀建立在彈性波和波阻抗理論基礎上,不同地質情況會出現波阻抗差異,通過振源發出機械波,接收遇到波阻抗差異反射的有效波,分析其形成的時域/頻域曲線,以此來探測、分析與評價前方地質情況。預報儀主要由振源、檢波器和分析儀組成,分析儀中自帶有數據采集軟件。
本規范按照JJF 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JJF 1059.1-2012《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和JJF 1001-201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進行制定。
依據JJF 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本規范在架構上包括:引言;范圍;引用文件;術語和計量單位;概述;計量特性;校準條件;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校準結果表達;復校時間間隔以及附錄等內容。
本規范為首次制定。本規范適用于(10~1500)Hz范圍的彈性波超前地質預報儀的校準。
《振動變送器校準規范》
振動變送器是一種將機械振動參量(機械振動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轉換成標準輸出電壓或電流信號的器件或裝置。主要用于工業過程振動參數的測量和控制。振動變送器的輸出信號主要為(0 ~10)mA、(4 ~20) mA或(0~5)V、(0~10)V等直流電信號,且輸出信號與機械振動參量之間有對應的函數關系(通常為線性函數)。
振動變送器通常由兩部分組成:振動傳感器和信號調理單元。振動傳感器主要是振動敏感單元;信號調理單元主要由測量單元、信號處理和轉換單元組成,有些振動變送器具備顯示單元。
JJF 100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JJF 1059.1《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JJF1071《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JJF 1094《測量儀器特性評定》共同構成支撐本規范修訂的基礎性系列規范。
本規范主要參考了 JJG 134《磁電式速度傳感器》、JJG 233《壓電加速度計》、JJG 644《振動位移傳感器》、JJG 676《測振儀》、JJF 1156《振動沖擊轉速計量術語及定義》、GB/T 20485.21 《振動與沖擊傳感器校準方法 第21部分:振動比較法校準》等計量技術規范。
依據JJF 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本規范在架構上包括:引言;范圍;引用文件;概述;計量特性;校準條件;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校準結果表達;復校時間間隔以及附錄等內容。
本規范為首次發布。本規范適用于頻率在(0.1~2000)Hz范圍內的振動變送器的校準。
《加速度計安裝及其評價方法規范(正弦信號激勵法)》
機械振動的測量需要采用各類振動傳感器,振動傳感器的安裝對于振動測量結果有很大的影響,常見的安裝方式有螺釘、膠水、安裝座等。在有些條件下,為了避免電信號干擾、避免對被測對象的損壞等,還需要在振動傳感器和測量結構之間安裝用于絕緣、隔離和便于拆卸使用等的安裝絕緣墊片。
JJF XXX-XXXX《加速度計安裝及其評價方法規范》是評價振動測量中使用的加速度計在不同安裝條件下(如使用了安裝絕緣墊片、安裝座等)對測量結果準確性影響的指導性技術規范。
本規范充分參考借鑒了GB/T 13823.20-2008 《振動與沖擊傳感器校準方法 加速度計諧振測試通用方法》、GB/T 14412-2005《機械振動與沖擊 加速度計的機械安裝》等國家標準,以及JJG233壓電加速度計檢定規程、JJF 1139計量器具檢定周期確定原則和方法。
本規范在架構上包括:引言;范圍;引用文件;術語和計量單位;評價目的;安裝方法和評價原則;評價對象和評價周期;評價要素和評價條件要求;評價方式和方法;評價結果的應用以及附錄等內容。
本規范為首次制定。本規范中的方法適用于對頻率不超過20kHz的振動測量中,被測量結構表面安裝的加速度計,在采用了螺釘、膠水、安裝絕緣墊片、安裝座等條件時,對振動加速度測量結果準確性影響的評價。
《三軸向電動振動試驗系統檢定規程》
三軸向電動振動試驗系統是用來按照試驗標準要求,產生沿著空間三個正交軸的空間線振動的動態力學環境試驗設備。通常由三個正交布置的電動振動試驗系統、機械耦合裝置等組成。
本規范以JJF1002《國家計量檢定規程編寫規則》、JJF100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和JJF1059《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為基礎性系列規范進行制定。
編制的主要技術參考文件為GJB 8547 軍用裝備多激振器振動試驗方法;JJG 948 數字式電動振動試驗系統;JJF 1156《振動、沖擊、轉速計量術語及定義》。
依據JJF1002《國家計量檢定規程編寫規則》,本規范在架構上包括:引言;范圍;引用文件;術語和計量單位;概述;計量性能要求;通用技術要求;計量器具控制以及附錄等內容。
本規范為首次制定。本規程適用于振動頻率不大于2000Hz,產生三個正交軸向空間線振動的三軸向電動振動試驗系統的檢定。
《顆粒碰撞噪聲檢測系統校準規范》
顆粒碰撞噪聲檢測系統(Particle Impact Noise Detection)是一種針對元器件封裝后多余粒子檢測的專用設備,其目的是有效檢測出存在于元器件、半導體封裝腔體內的松動粒子,從而提高元器件、半導體等零部件的可靠性。
顆粒碰撞噪聲檢測系統主要由檢測單元、控制單元和激勵裝置等組成。檢測單元中的超聲傳感器,對松動粒子在封裝腔體內隨機運動產生的應力彈性波和聲波混響信號進行拾取,并經信號調理放大后,由主機處理顯示,有助于得出檢測結論;控制單元控制激勵裝置按照設定程序產生特定幅值和頻率的振動、沖擊運動激勵,通過特定的力學沖擊環境使束縛在封裝中的粒子產生松動,再通過持續的力學振動環境使松動粒子在封裝腔體內運動產生隨機組合的移動和撞擊過程。
本規范依據JJF1071-2010 《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規定的規則編寫。本規范替代JJF1220-2009《顆粒碰撞噪聲檢測系統校準規范》。
本規范在制定過程中充分考慮了JJF 1156-2006《振動 沖擊 轉速計量術語及定義》中的術語、符號與定義,國家軍用標準GJB 360B-2009《電子及電氣元件試驗方法》及GJB548C-2021《微電子器件試驗方法和程序》文件中的檢測試驗方法及要求。
與JJF1220-2009相比本規范除編輯性修改外,主要內容變化如下:
——修改了術語和定義;
——修改了正弦振動加速度峰值、頻率、失真度、振動試驗時間的校準方法、校準用設備等;
——增加了PIND換能器聲壓靈敏度級的校準方法、校準用設備等;
依據JJF 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本規范在架構上包括:引言;范圍;引用文件;術語;概述;計量特性;校準條件;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校準結果表達;復校時間間隔以及附錄等內容。
本規范適用于顆粒碰撞噪聲檢測系統的校準。
《力錘(沖擊法)校準規范》
力錘又稱沖擊力錘、脈沖力錘,通常由沖擊錘頭(又稱緩沖頭,通常可根據用途由硬度不同的材質,如橡膠、尼龍、鋁、鋼等制成)、力傳感器、錘體、質量負載(又稱配重)、錘柄及信號輸出等組成。通過擊打(激勵)被試結構物,力錘傳感器感應沖擊力的變化,輸出與沖擊力大小對應的信號,通過信號輸出電纜提供給后續設備進行測試、分析。
本規范依據JJF 1071《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JJF 100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JJF 1059《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共同構成支撐校準規范制修訂工作的基礎性系列規范。
依據JJF 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本規范在架構上包括:引言;范圍;引用文件;術語;概述;計量特性;校準條件;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校準結果表達;復校時間間隔以及附錄等內容。
本規范為首次制定。本規范適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力值測量范圍(1~100)kN力錘的校準。
《沖擊加速度傳感器溫度特性校準規范》
沖擊傳感器是將所受到的外部沖擊加速度激勵轉化為可測量的電信號的變換裝置,通常由質量塊、彈簧、阻尼、敏感元件和殼體等組成,按敏感元件可分為壓電式、壓阻式和電容式等,主要用于軍事行為、民防工程中對沖擊加速度物理量的測量,典型場景包括:侵徹彈藥毀傷目標測試、建筑業爆炸拆除測試、飛機抗墜毀試驗、鳥撞試驗、汽車碰撞過程中的沖擊試驗測試等。
本規范依據JJF 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JJF 1001-201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GB/T 20485.1-2008《振動與沖擊傳感器校準方法 第1部分:基本概念》、JJF 1059.1-2012《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編寫。
本規范參照了JJF 1943-2021《沖擊測量儀校準規范》、GB/T 33929-2017《MEMS高g值加速度傳感器性能試驗方法》、JJF 1153—2006《沖擊加速度計(絕對法)校準規范》、GB/T 20485.13-2007 《振動與沖擊傳感器的校準方法 第13部分:激光干涉法沖擊絕對校準》、JJG 233-2008 《壓電加速度計檢定規程》等,并結合我國沖擊加速度傳感器溫度特性的生產、使用和校準現狀進行制定。
本規范為首次發布。本規范適用于沖擊加速度峰值范圍為(2.0×104~1.0×106)m/s²、脈沖持續時間范圍為(20.0~100.0)μs、工作溫度范圍為(-40~+85)℃的沖擊加速度傳感器的溫度特性校準。
《轉速變送器校準規范》
轉速變送器是一種將轉速參量轉換成標準化輸出信號的器件或裝置,主要用于工業過程轉速參數的測量和控制。轉速變送器通常由兩部分組成:轉速傳感器和信號調理單元。其中信號調理單元主要由信號測量、處理和轉換單元組成,部分轉速變送器具備顯示單元。
轉速變送器的標準化輸出信號包括:(0 ~10)mA、(4 ~20) mA或(0~5)V、(0~10)V等直流電信號。轉速變送器敏感單元原理分為電感式、霍爾式、電渦流式和光電式等;按結構可分為一體式和分體式(傳感器加變送模塊)。
本規范依據 JJF 100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 JJF 1059.1《測量不確定度的評定與表示》、 JJF 1071《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JJF 1094《測量儀器特性評定》為基礎性系列規范進行編制。
本規范主要參考JJF 1871《磁電式轉速傳感器校準規范》計量技術規范。
本規范為首次發布。本規范適用于電信號輸出型轉速變送器的校準。
《機動車GNSS測速儀校準規范》
GNSS測速儀一般由天線單元、主機單元和顯示單元組成。天線單元將衛星信號電磁波轉化為電流,并進行濾波和放大處理;主機單元對天線單元輸出的信號進行跟蹤、處理和測量;顯示單元對測量結果的行駛速度、行駛距離、當前時刻等信息進行顯示。其基本工作原理是測量出已知位置的衛星到測速儀之間的距離,利用多普勒頻移原理解算測速儀與該衛星的相對速度,利用四個以上的衛星信號合成最終的實時速度和位置信息。
本規范根據JJF1071《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JJF100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JJF1059.1《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等計量技術規范進行編寫。
本規范主要參考JJF1403-2013《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接收機(時間測量型)》》的相關內容。
本規范為首次發布。本規范適用于采用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原始多普勒頻移觀測值解算工作原理的機動車測速儀的校準。
《轉速計量器具檢定系統表》
轉速工作計量器具主要包括各類轉速表、轉速測量儀、轉速傳感器、恒轉速源、醫用離心機、出租汽車計價器檢定裝置等。其轉速量值直接或間接向轉速標準或基準溯源。
本檢定系統表是根據 JJF 1104-2003《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編寫規則》等計量技術規范進行編寫。
本檢定系統表主要參考 JJG 105-2019《轉速表》、JJG 1134-2017《轉速測量儀》、JJG 326-2021《轉速標準裝置》和JJF1871-2020《磁電式轉速傳感器》等計量技術法規,是實現轉速計量器具轉速量值溯源的技術保證。
本規范為首次制定。本檢定系統表適用于轉速計量器具的量值傳遞。規定了轉速國家基準的組成和主要的計量性能,由國家基準通過計量標準器具向工作計量器具傳遞量值的程序,并給出相應的擴展不確定度(或最大允許誤差)和基本檢定方法,在開展校準時,本檢定系統表也可以作為量值溯源的依據。
本檢定系統表規定了以轉速(r/min)作為描述旋轉運動的主要物理量。
《振動式轉速表校準規范》
振動式轉速表常用于測量封閉式轉子的轉速,一般由振動傳感器、前置放大器、帶通濾波、數據分析、頻率/轉速轉換、顯示或記錄裝置組成。振動式轉速表按結構形式可分為一體式和分體式,一體式轉速表各部件集成為一體,分體式轉速表各部件或部分部件相對獨立,部件間采用有線或無線方式連接,其數據分析和顯示部分可以是二次儀表、平板電腦、手機或計算機等。振動式轉速表的測量方式分為接觸式和非接觸式,接觸式轉速表的振動傳感器主要有壓電加速度計、振動速度傳感器等,非接觸式轉速表振動傳感器主要有激光傳感器、電渦流傳感器等。
本規范依據JJF 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JJF 1059.1—2012《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
依據JJF 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本規范在架構上包括:引言;范圍;引用文件;術語;概述;計量特性;校準條件;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校準結果表達;復校時間間隔以及附錄等內容。
本規范為首次發布。本規范適用于振動式轉速表的校準,本規范不適用于機動車發動機轉速測量儀的校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