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標準】根據中國計量協會團體標準制定計劃,《產品碳足跡數據質量控制通用要求》《排放單位碳排放計量器具配備與管理通則》團體標準已形成征求意見稿(見附件),現公開征求意見。
請各有關單位、專家給予大力支持,填寫完成征求意見表,發送至電子郵箱whj@nim.ac.cn。
本標準規定了排放單位碳排放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的基本要求。本標準適用于企業、事業單位、行政機關、社會團體等獨立核算的碳排放單位。
碳排放計量主要有直測法和核算法兩種方法。直測法是通過相關儀器對溫室氣體的濃度、體積、流量等進行連續監測得到碳排放量的方法;核算法是通過活動水平數據和相關參數之間的計算得到碳排放量的方法。
排放單位應建立源流一覽表,按照源流種類確定碳流向和計量采集點,形成碳流向圖和碳排放計量采集點網絡圖,以此確認需配備的碳排放計量器具種類、數量、準確度等級,形成文件。
排放單位應備有完整的碳排放計量器具一覽表。表中應列出計量器具名稱、型號規格、測量范圍、準確度等級、生產廠家、出廠編號、管理編號、安裝使用或存放地點、用途、最近檢定/校準日期、檢定周期/校準間隔、服務源流種類等內容。
碳排放計量數據采集應與碳排放計量器具實際測量結果相符,或按照規定的方法如實引用委托外部機構提供的數據,不得偽造或者篡改碳排放計量數據。
排放單位應建立碳排放量統計報表制度,碳排放量統計報表數據應能追溯至計量測試記錄。碳排放計量數據記錄應采用規范的表格式樣,計量測試記錄表格應便于數據的匯總與分析,應說明被測量與記錄數據之間的轉換方法或關系。
主要技術內容
(1)本標準為排放單位完善碳排放計量器具配備提供原則和要求。設置排放單位碳排放計量器具配備率,確定排放單位碳排放計量器具準確度等級或最大允許誤差要求;
(2)本標準對碳排放計量器具管理提出要求。按法律法規要求組織好計量器具檢定校準工作,確保在用計量器具量值準確可靠。建立健全的計量器具檔案管理制度,及時記錄器具的使用情況、維護情況和校準情況。加強對計量器具使用人員的培訓和管理,確保計量器具的正確使用和操作;
(3)本標準對碳計量數據管理提出要求。排放單位應加強計量數據管理,建立完善的計量數據管理制度,保證計量數據與計量器具實際測量結果相符。鼓勵進行計量器具智能化、智慧化升級改造,建立具備可實現計量采集數據分類匯總等功能的接入端系統,開展碳計量數據統計、分析和應用。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