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企業動態】9月7日,普源精電(688337.SH)公告,公司于2023年9月6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監會”)出具的《關于同意普源精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注冊的批復》,中國證監會同意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注冊申請。
普源精電本次擬以簡易程序定增發行530.06萬股公司股份,募集資金合計2.9億元,用于馬來西亞生產基地項目、西安研發中心建設項目。本次發行對象為長江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長江金色揚帆2號股票型養老金產品)、摩根士丹利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諾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留仁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留仁鎏金一號私募投資基金)、上海留仁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留仁鎏金二號私募投資基金)、上海留仁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留仁鎏金七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上海留仁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留仁鎏金十八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長江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陸號職業年金計劃)、長江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伍號職業年金計劃)、長江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陸號)職業年金計劃),發行對象不超過35名(含35名)。
(一)本次發行的背景
1、國家戰略規劃和產業政策鼓勵電子
測量儀器行業發展
公司所處電子測量儀器行業是國家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屬于國家科技創新發展戰略鼓勵和支持的產業。近年來,國家為推動
儀器儀表行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產業政策環境,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重要的支持性產業政策,包括《關于加強國家現代先進測量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加快培育發展制造業優質企業的指導意見》《加強“從 0 到 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等政策綱要都提出要鼓勵、支持電子測量儀器、高端科學儀器設備等領域的研發制造和科技創新。國家一系列戰略規劃及產業政策的發布為推動電子測量儀器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2、全球電子測量儀器行業市場容量較大,發展前景廣闊
電子測量儀器是現代電子產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廣泛應用于為教育與科研、工業生產、通信行業、航空航天、交通與能源、消費電子等各行業提供科學研究、產品研發與生產制造的測試測量保障。上述行業從原材料選定、生產過程監控到產品測試、設備運營等環節均需要電子測量儀器進行輔助,同時,物聯網、5G、半導體、人工智能、新能源等產業的興起和技術革新,進一步驅動電子測量儀器的應用范圍和需求不斷擴大。
根據 Frost & Sullivan《全球和中國電子測量儀器行業獨立市場研究報告》統計數據,全球電子測量儀器市場規模在過去的五年間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5.31%,預計在2022年到2025年間將以5.74%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從145.81億美元增長至172.38億美元,具有廣闊的下游應用需求及市場發展空間。
3、把握“一帶一路”發展機遇,優化產能布局
近年來,我國政府積極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建設,倡議在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五方面加強合作,鼓勵中國企業參與新型全球化,優化產業鏈分工布局,推動區域產業鏈集群協同可持續發展。
2023年是中馬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10周年,作為最早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一,馬來西亞和中國友誼源遠流長,兩國理念相近,利益相融,人文相通,關系發展一直走在地區國家前列。在兩國領導人的戰略引領下,雙方貿易、科技、人文等各領域合作持續深化,成果豐碩,中國連續14年成為馬來西亞最大貿易伙伴。近年來,中國企業在馬來西亞的投資合作正從日用品、紡織等傳統領域向數字經濟、綠色能源、物聯網、生物科技、高端制造等高新技術領域拓展,推動中馬關系行穩致遠,為兩國繁榮發展注入新動力。在此背景下,馬來西亞成為中國企業踐行“走出去”戰略、優化公司產能布局的理想目的地。
(二)本次發行的目的
1、緊握行業發展機遇,提升產能規模以滿足全球市場交付需求
受益于全球經濟增長及工業技術水平的提升,全球電子測量儀器市場規模呈現持續上升的增長勢態。隨著 5G 的商用化、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的上升、信息通信和工業生產的發展,全球電子測量設備的需求將進一步快速增長。
外銷是公司營業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公司近年來業務規模迅速擴張,年產能利用率持續保持在 90%以上,目前僅靠公司蘇州生產基地產能已無法滿足日益高漲的市場需求。因此,公司擬于馬來西亞建設生產基地,該項目建成達產后將具備年產8萬臺數字示波器、射頻類儀器、電源及電子負載等電子測量儀器的生產能力。在國內外強勁的產品需求環境下,公司投建馬來西亞海外生產基地,有利于公司緊握行業發展機遇,優化產能結構,滿足海外市場發展需求。
2、完善海外業務布局,加強海外客戶的開發及綜合服務能力
公司高度注重國際化戰略,主要依托于美國、德國、日本等地區的海外子公司開展境外市場營銷工作,實現對境外客戶的本地化銷售、服務與支持,但當今電子測量儀器行業全球化競爭日益激烈,公司海外客戶對產品供應的生產響應速度和供應安全等綜合服務能力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較于是德科技等國際巨頭,公司在海外供應鏈布局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本次境外工廠的投建有利于公司充分利用馬來西亞作為全球電子產業制造集散地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貿易優勢,完善海外業務布局,一方面降低因國際貿易政策波動所面臨的供應鏈風險,縮短產品交貨周期,提高全球供應體系下的配套能力,持續強化與境外客戶的戰略合作關系,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公司進一步開發拓展海外客戶,積極尋求新的戰略合作機會。
3、推動全球化戰略實施,提升整體抗風險能力
近年來,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及貿易格局復雜多變,加大了全球經濟的波動及不確定性。同時,以技術標準、知識產權、關稅為代表的貿易壁壘層出不窮,給電子測量儀器產業鏈帶來的風險迅速增加,也讓國內相關企業外銷業務面臨較大競爭壓力。
公司海外客戶主要集中于北美、歐洲及日韓等國家地區,其中北美市場占比較高,未來如果國際貿易爭端持續發生,導致相關國家對公司產品持續加征或提高關稅,或者公司被列入出口管制清單中,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公司產品的競爭力,從而對公司整體戰略發展及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公司增加海外生產基地,有利于公司更加靈活地應對并降低宏觀環境波動、產業政策調整以及貿易爭端所帶來的潛在風險,提升公司整體抗風險能力。
4、降低對外依賴,推進電子測量儀器核心技術自主可控
隨著近年來國際貿易摩擦的加劇,美國政府及商務部通過將中國企業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和加征關稅的方式,企圖對中國半導體、人工智能、電子信息、科學儀器等高科技領域企業的高端化發展進行限制。面對芯片及核心器件嚴重受制于人、利潤空間受到壓縮等不利影響,國內電子測量儀器行業企業陸續啟動了一系列自研項目,旨在推進行業關鍵核心技術實現自主可控,從而降低對海外先進技術和產品的依賴。
實現電子測量儀器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既是國家科技創新和信息安全的需要,也是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生存發展的需要。只有加強研發和技術創新,才能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安全發展的雙重目標。西安研發中心項目的建設有利于降低我國電子測量儀器領域對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的依賴,增強企業自主創新和市場競爭力。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