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標準】近日,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愛德森(廈門)電子有限公司、南昌航空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遼寧儀表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發布了T/CSTM 00665—2023《無損檢測 金屬元件間間隙電磁檢測方法》,實施日期2023年9月16日。
本文件參照 GB/T 1.1—2020 《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和 GB/T 20001.4—2015《標準編寫規則 第4部分:試驗方法標準》的規定起草。
本文件規定了金屬元件間間隙電磁檢測的方法原理、安全警示、人員資格、檢測系統、檢測程序以及檢測報告。本文件適用于金屬元件間間隙為1.2mm~5.0mm的電磁檢測。
方法原理:
利用電容串聯的原理(見圖 1),串聯電容的總電容和它們極片之間的距離和成反比,極片之間的距離和即為金屬體之間的間隙。因此,通過測量容抗的變化,就可以測量出兩金屬體之間的間隙。當片式
傳感器進入金屬間間隙時,金屬間隙面與傳感器形成電容,電容容抗隨間隙大小變化而變化。該變化由傳感器送入間隙檢測儀器中,經由濾波、放大、相敏檢波等,得到與間隙變化相對應的電子信號,經專業軟件處理成間隙值顯示在計算機屏幕或輸出到指定數據存儲位置。
檢測前的準備:
在進行檢測前,需要通過資料審查和現場實地考察獲取一些基本信息,至少應包括如下要素:
——被檢件的基本信息,包括間隙長度、間隙粗略值、溫度、表面曲率等;
——檢測人員的要求;
——檢測計劃;
——檢測儀器設備;
——儀器狀態;
——檢測報告格式;
——其他有助于間隙測量的信息
測量:
1.測量過程包括檢測探頭前進和檢測探頭返回兩個步驟。檢測探頭前進宜采用點動測量方式;檢測探頭返回宜采用寸動測量方式。點動測量方式為:檢測探頭以一定的檢測速度在檢測試塊中前進固定的距離;寸動測量方式為:檢測探頭以一定的速度在檢測試塊中抽出固定的距離,停頓固定時間,連續操作,直到檢測結束。
2.測量之前應按照8.3.1進行標定,檢測時,選定好檢測探頭的刻度值,檢測探頭前進伸入到待檢位置處進行測量,記錄并保存檢測數據,然后檢測探頭返回退出被檢件,并依次檢測其它待檢對象。
檢測結果處理:
對檢測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得到每個被檢件間隙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并形成檢測報告。如最大值、最小值超出間隙允許范圍(根據用戶要求),則報告設計部門和質檢部門進行質量評估,決定后續如何處理。
檢測報告:
檢測報告的內容應當根據檢測要求制定,應至少包括以下內容:
——被檢件名稱、編號、規格、材質、溫度、表面狀態;
——委托單位;
——檢測單位;
——檢測標準及驗收等級;
——檢測區域和范圍;
——檢測儀器設備:檢測儀器型號及編號、探頭類型及尺寸、試塊型號等;
——間隙測試數據;
——檢測地點和檢測日期;
——儀器檢測參數;
——檢測結果及結論;
——檢測人員和審核人員簽字及其資格;
——報告簽發日期。
更多詳情請見附件。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