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財報】4月24日晚間,三德科技(SZ 300515)披露2022年年度業績報告稱,2022年營業收入約3.94億元,同比增加2.3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9219萬元,同比增加6.79%;基本每股收益0.4467元,同比增加6.71%。
同時,三德科技發布一季度業績公告稱,2023年第一季度營收約7850萬元,同比增加5.3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585萬元,同比增加6.66%;基本每股收益0.0763元,同比增加4.23%。
三德科技從事分析儀器業務和智能裝備業務的研發、制造、銷售、實施及運維,下游客戶涵蓋火電、煤炭、水泥、固危廢、化工、冶金、檢測、建材、食品、紡織、造紙等諸多細分領域。現有主要業務為分析儀器、無人化智能裝備及相應技術服務(包括配套產品/配件銷售、運維等技術支持)3個板塊。
煤質檢測儀器設備制造行業伴隨著煤炭的工業化規模應用而生,全球范圍內來看,其發軔于歐美發達國家,存在迄今、已逾百年。以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的主要競爭對手美國PARR和德國KA為例,其分別創立于1899年和1910年。
我國煤質檢測儀器設備制造行業起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得益于中國冠絕全球的煤炭產銷量以及煤炭及其主要下游應用行業電力(火電)的市場化改革,煤炭交易量大幅增加,國內煤質檢測儀器設備的市場需求持續上升,為國產煤質檢測儀器設備制造商創造了產品需求空間。
隨著工業物聯網、智能機器人、數據云等通用技術及水分處理、新一代樣品制備、自動進樣等相關專用技術的應用,我國煤質檢測的樣品采集、制備、化驗以及管理等環節近十年來在向自動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快速發展和迭代。
我國的無人化智能裝備在火電行業率先試點應用、推廣,并逐步擴展到煤炭(采-運/儲-售)以及冶金、化工、建材等其他以煤炭為重要工業原料或燃料的行業領域。此外,非煤領域,如固危廢、水泥原料等行業領域,亦有無人化智能裝備的應用出現,助力上述行業無人化檢測與智能管理的實現。
自2012年以來,我國無人化智能裝備市場需求陸續釋放,供給端傳統煤質檢測儀器設備制造商推陳出新、相關工業自動化或軟件設計企業紛紛入場,該細分市場從無到有,快速起步、發展。經過行業早期持續數年的洗牌和優勝劣汰,部分制造商在競爭中先后退出,行業集中度呈明顯上升趨勢、頭部效應逐步凸顯。
報告顯示,三德科技業績主要受內、外部環境的共同作用,報告期內主要的驅動因素包括:
(1)內因
①持續技術創新帶來的產品差異化競爭優勢②深度耕耘形成的行業領先市場地位和品牌優勢③持續的內部管理優化和項目管理能力建設
(2)外因
1.“富煤、貧油、少氣”是我國的資源稟賦,在過去乃至未來相當長時間內,煤炭在我國能源結構中的主體地位沒有也不會改變、煤電依然是占比最大也最穩定的電力供給端。2022年,我國原煤產量45.0億噸、同比增長9%,煤炭消費量同比增長4.3%,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56.2%。這為公司產品市場需求的可持續性提供了堅實基礎。
2.從大型央企到地方國企再到頭部民營企業,下游客戶行業智能化改造升級的逐步傳導,釋放出其對無人化智能裝備的強勁需求,成為業績增長的第二曲線、打開了公司成長和發展的天花板。
3.國家重視實體經濟和營商環境,從產業政策、財稅等方面對科學儀器和高端制造的大力扶持為公司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