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標準】由浙江省電子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浙江省信息產業質量協會批準立項的《電力行業巡檢四足機器人》團體標準,已經形成了征求意見稿。根據《團體標準管理規定》(國標委聯〔2019〕1號)和《浙江省信息產業質量協會團體標準管理辦法(試行)》的相關規定,為保證標準的科學性、嚴謹性和適用性,現對該項團體標準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郵箱546725255@qq.com,截止時間2023年4月30日前。
隨著社會科技水平的提高,變電站設備的巡檢工作面臨的挑戰日益加重,而智能
巡檢機器人系統的建設,可以實現對電力設備運行情況進行全方位、多維度、不間斷的檢測,在全面支撐狀態檢修的同時,提高巡檢效率和設備狀態分析評估水平,彌補人工巡檢的缺陷和不足,建設成本較之開關柜在線監測系統大幅下降,有效的減少因配電房電力設備出現問題帶來的經濟損失,改善經濟投資環境,產生積極的社會影響。因此,國內外先后開始了變電站巡檢機器人的研制步伐。
從國外現行相關標準情況來看,經檢索,目前國際和國內現行相關標準來看,沒有相關的標準。因此,項目組提出制訂《電力行業巡檢四足機器人》團體標準,本標準充分展現該類浙江產品的品牌形象,擴大品牌效應,建立了相應代表全球領先水平的標準。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參考GB/T 191 包裝儲運圖示標志;GB/T 4208 外殼防護等級(IP代碼);GB/T 5226.1 機械電氣安全機械電氣設備 第1部分:通用技術條件;GB/T 17626.2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等文件部分內容。
本文件規定了電機行業巡檢四足機器人(以下簡稱機器人) 的分類、 系統組成、 技術要求、檢驗規則及標志、包裝、運輸、貯存。本文件適用于電機行業巡檢領域應用的四足機器人設計、制造、檢驗。
機器人本體外觀要求:
機器人外觀應符合以下要求:a) 表面不應有明顯的凹痕、劃傷、裂縫、變形和污漬;b) 表面應色澤均勻,不應有起泡、龜裂、脫落和磨損現象;c) 金屬零部件不應有銹蝕;d) 按鈕、指示燈、插座等應有明確標志;e) 應有標牌和/或產品銘牌;f) 應有涉及安全相關的明確警示標志。
結構要求:
機器人結構應符合以下要求:a) 應按照制造商批準的設計圖樣和工藝文件進行制造;b) 應布局合理,裝配方便,易于維修保養;c) 零部件配合可靠,緊固部分無松動。關鍵緊固部位做劃線標志;活動部位潤滑良好;減振可靠;液壓連接可靠;d) 安全防護裝置應連接可靠,功能正常;e) 具有足夠的強度,靜載承受 1.25 倍額定負載,測試 15min 后,無永久性變形和損壞;f) 不能有造成危險的銳邊或棱角;g) 開關、按鈕、手柄等裝置的位置合理、操作方便。
地面適應性要求:
機器人應能在滿足以下要求的地面上運行:a) 平面度 (任意 1×1m2 范圍) :3mm~5mm;b) 坡度:爬坡能力不小于 20°;c) 臺階高度:12cm~15cm;d) 溝槽寬度:3mm~8mm。
環境適應要求:
機器人應能在滿足以下要求的環境中運行:a) 環境溫度:0℃~40℃;b) 環境相對濕度:10%~90% ,無結露;c) 氣壓:80kPa~110kPa。
型式檢驗:
國家質量監督機構提出進行型式檢驗的要求。若檢驗結果全部符合本標準要求,則判定為型式檢驗合格。
出廠檢驗:
出廠檢驗是在生產的最終階段對生產線上的產品進行檢驗, 允許采用經驗證的等效快速的檢驗方法進行。檢驗過程中發現的不合格品, 工廠應采取標志、隔離、處置等措施,避免不合格品的非預期使用或交付。返工或返修產品需重新檢驗合格后方可入庫。
(更多詳情請見附件)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