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政策】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通過加大針對性的政策供給,落實落細《質量強國建設綱要》,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關于“以實體經濟為本 堅持制造業當家”工作部署,全面提升全省制造業質量品牌水平,打造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企業及品牌,助推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我局牽頭組織起草了《關于全面提升制造業質量品牌水平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措施》),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在支持制造業企業晉檔升級方面,《措施》提出:對獲得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一次性資金獎勵,鼓勵各地級以上市對省級“鏈主”、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企業進行資金獎勵。落實現有小微工業企業上規模發展獎補政策,對符合條件的企業予以獎勵。
在提升檢驗檢測公共技術服務能力方面,《措施》提出:圍繞國家和省的重大戰略部署以及我省戰略性產業發展需求,加快建設智能網聯汽車、石墨烯產品、烴基清潔能源產品、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電驅動系統等國家質檢中心。實施檢驗檢測公共技術服務平臺能力提升計劃,支持建立關鍵共性質量基礎設施儀器設備以及檢驗檢測認證資源共享開放機制,提供分時租賃、實驗外包、代檢代測等服務,降低制造業企業儀器設備購置成本和技術準入門檻,提升儀器設備、實驗環境、
標準物質等要素資源的利用效率。支持10家左右平臺加強實驗室環境及硬件設施建設,優化儀器配置,提升新領域、新產品、新參數檢測能力。
在降低制造業企業交易制度性成本方面,《措施》提出:為上一會計年度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合計超過20億元人民幣(或在全球范圍內的營業額合計超過100億元人民幣),且其中至少兩個經營者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均超過4億元人民幣制造業企業的并購行為開辟綠色通道,輔導其依法合規申報,助力企業優化重組和轉型升級,降低企業交易制度性成本。
在提供制造業質量增信支持方面,《措施》提出:推出“粵品融”品牌質量貸款項目,支持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政府質量獎獲獎企業實施卓越績效管理,融資額度最高可達1億元。銀行機構在依法合規、有效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合理確定貸款利率,加強對小微企業續貸的支持力度。鼓勵部分地市試點出臺具有本地特色的質量貸專屬金融產品,打造質量融資增信樣板。
在加強對制造業企業融資支持方面,《措施》提出:推動制造業企業中長期貸款占比提升,引導金融機構對制造業企業和項目在信貸規模、貸款利率、產品創新、審批流程等方面給予差異化支持。發揮制造業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補償資金、科技信貸風險補償金作用,為優質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支持。支持對制造業企業的融資擔保,對每年末企業融資擔保余額超5億元且同比增長20%以上的擔保機構,按每凈增擔保余額1億元安排10萬元的標準給予擔保機構一次性獎勵。設立融資服務資金,三年內累計為本省制造業企業提供不少于300億元的轉貸支持。支持銀行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通過提前續貸審批、設立循環貸款、合理分期償還貸款本金等措施,提高轉貸率,減輕中小微企業還款壓力。
在支持企業增強國際標準制修訂能力方面,《措施》提出:建設高水平標準化服務平臺,提升粵港澳大灣區標準化研究中心、國際標準化人才培訓基地(廣州、深圳)等機構的服務能力。支持我省企事業單位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和國際標準制修訂工作,新增主導參與國際標準、國外先進標準500項以上,每主導制修定一項國際標準,給予不超過50萬元的資金資助。
在支持企業開展優質認證方面,《措施》提出:支持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取得CNAS認可和境外資質認可或授權指定,開放共享檢驗檢測認證資源,提升儀器設備、實驗環境、標準物質等要素資源的利用效率。推進中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選取重點行業和區域開展質量管理體系認證運行情況評估,促進提升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有效性,培育一批質量管理體系運行良好、具有典型示范意義的標桿企業。
在支持企業打造卓越質量品牌方面,《措施》提出:對中國質量獎獲獎組織和個人,分別給予300萬元和100萬元的質量工作資助金,對獲得中國質量獎提名獎的組織和個人均給予50萬元質量工作資助金;對獲得廣東省政府質量獎的組織和個人,分別給予200萬元的質量工作資助金。到2025年,力爭新培育10個中國質量獎,32個以上省政府質量獎。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