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文件】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實現2030年前我省碳達峰要求,加速推動山西省全方位高質量發展,山西省生態環境廳組織研究編制了《山西省“十四五”低碳環保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提出:到2025年,低碳環保產業總產值超過3000億元,建成10個以上規模效益顯著、專業特色鮮明、綜合競爭力較強的特色環保產業基地,營業收入超過50億元的環保企業達到5家,超過20億元的環保企業達到20家。
到2030年:覆蓋碳減排、污染治理、資源綜合利用、生態保護修復、低碳環保服務的低碳環保產業體系基本健全,支撐水平顯著提高,綜合保障能力全面提升。低碳環保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取得明顯成效,高科技、復合型、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態勢基本確立,產業競爭力顯著增強。
《規劃》以實現“雙碳”為目標,構建綠色低碳技術體系,加強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推進鋼鐵、有色、化工、建筑等重點行業節能降碳,助推綠色低碳產業高質量發展,培育新經濟增長點。
在加快發展環境監測
儀器儀表制造業方面,《規劃》提出兩類環境監測儀器儀表制造發展目標。其一,在污染源監測技術裝備方面:重點開展鎘等重金屬大氣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工業煙氣綜合監測儀(污染源監測)、土壤氣采樣設備、
計量泵、pH計、超聲波液位計、電磁流量計等污染治理過程專用儀器及環保裝置大數據智能化運行維護系統研發。推廣大氣顆粒物監測激光雷達、激光雷達臭氧監測儀、儲油庫及加油站廠區內VOCs 在線監控技術裝備。加強新污染物監測、防治技術裝備的研究及推廣。推動研發地下儲罐、管道周邊土壤與地下水污染隱患快速檢測設備,探索致密氣田等采出水回注地下水污染防治技術。推廣廢水重金屬在線監測儀、水質放射性污染物在線監測系統、農村生活污水在線監測儀、在線水質綜合毒性監測儀。發展VOCs、超低排放煙氣、總磷、總氮和重金屬等固定源自動在線監測檢測技術裝備制造,機動車、非道路移動機械等移動源監測檢測技術裝備制造。
在生態環境質量監測技術裝備方面:加快發展四通道總懸浮顆粒物采樣器、紅外煙氣分析儀等裝備產品。加快工業煙氣綜合監測儀、環境空氣分析儀、便攜式VOCs測試分析及快速檢測設備、VOCs多組分在線質譜監測設備、機動車顆粒物數濃度(PN)檢測設備、分形態大氣汞監測儀、溫室氣體監測分析儀、生物多樣性在線監測儀、重金屬在線監測儀、小型化水質多參數自動監測儀器設備、噪聲聲紋識別分析儀等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儀表的自主研發。加強人工智能、5G通信、生物科技、納米科技、超級計算、精密制造等新技術在生態環境監測領域的應用示范。
在深化環境保護監測服務方面,《規劃》提出:加強大氣環境監測服務。推進汽車尾氣、燃煤廢氣、建筑工地揚塵等城市空氣污染監測服務,提升大氣環境監測水平。強化制造企業、非金屬礦、煤礦等工礦企業有害氣體監測服務,健全統一的環境監測網絡。
強化水環境監測服務。加強重點流域水污染、土壤(地下水)、工礦企業廢水、生活廢水、醫療廢水等監測服務,針對重點區域、重點河流、重點因子、重點時段開展“加密監測”服務,精細分析評估水質狀況。鼓勵開展水生態監測服務,建立水生態監測網絡體系。
推進噪聲及廢料監測服務。加強城市噪聲、工礦企業噪聲、交通噪聲、低頻噪聲等監測服務,推進重點排污單位、建筑施工單位監測自動化。強化生活垃圾、醫療廢料、工業廢渣、遺棄物品等廢料監測服務。
發展生態資源監測服務。加快構建統一的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體系,開展土壤質量、森林生態、濕地生態、地質環境、野生動植物、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外來物種調查和監測服務。開展草原生態檢測、生態效率評價服務。探索開展自然保護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區域等重點區域陸生野生動物、外來入侵物種疫源疫病防控監測服務。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