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文件】9月6日,生態環境部印發《背景大氣中受控鹵代化合物低溫預濃縮/
氣相色譜-質譜法連續自動監測技術規范(試行)》,文件由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組織制訂,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起草。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履行臭氧層保護和氣候變化相關國際公約,防治生態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規范背景大氣中受控鹵代化合物連續自動監測工作,生態環境部制定本文件。
本文件規定了開展背景大氣中受控鹵代化合物連續自動監測的相關內容,包括背景大氣中受控鹵代化合物的連續自動監測點位、系統技術要求、系統安裝驗收、系統運行要求、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數據有效性判斷、年度運行報告等內容。
本文件適用于背景大氣中受控鹵代化合物的低溫預濃縮/氣相色譜-質譜連續自動監測。
背景大氣是指能夠反映國家或大區域范圍的大氣質量本底水平的環境空氣。受控鹵代化合物是對臭氧層有破壞作用,和/或具有溫室效應的鹵代化合物,主要包括我國履行《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京都議定書》等臭氧層保護和氣候變化相關國際公約涉及的鹵代化合物。
連續自動監測系統由采樣單元、前處理及分析單元、氣源單元、數據單元以及輔助設備等組成。其中,a)采樣單元主要由采樣管路、無油抽氣泵、顆粒物
過濾器和流量控制模塊組成。b)前處理及分析單元由低溫預濃縮系統和氣相色譜-質譜儀組成。低溫預濃縮系統主要包括富集、制冷、加熱和除水模塊等。c)氣源單元主要由氣源和管路等組成,用于提供系統運行所需的載氣、輔助氣、標準氣體等。d)數據單元用于采集、處理和存儲監測數據,并能按指令傳輸監測數據和儀器設備工作狀態信息。e)輔助設備為保障系統正常運行的設備,如不間斷電源、停電自動保護、無線或有線數據傳輸設備等。
樣品以穩定流速進入采樣系統,經低溫濃縮、熱解析后,進入氣相色譜分離,并由質譜檢測器進行檢測。采樣口位置按照4.1中的相關要求設置,采樣管路的功能要求詳見附錄A 中的A.1。
前處理及分析儀器應水平安裝或擺放在穩固的機柜內或平臺上,并與附近墻壁至少保持0.5 m距離。儀器與采樣管之間連接的管線材質不應對目標物的測定造成影響。儀器的排氣口應與站房的總排氣管連接或以其他方式通向室外。
氣體鋼瓶應放置在溫度和濕度適宜的地方,并用鋼瓶柜或鋼瓶架固定,同時便于后期進行漏氣檢查。在鋼瓶安裝減壓閥并連接到氣路后,應對閥門和管線進行漏氣檢查。其他氣瓶安全使用規定參照GB/T 34525中的相關要求。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