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文件】4月28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召開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流域海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承接“廢棄物海洋傾倒許可證核發”審批事項、《核技術利用放射性廢物庫選址、設計與建造技術規范》(以下簡稱《廢物庫技術規范》)、《尾礦庫污染隱患排查治理技術指南》(以下簡稱《尾礦庫技術指南》),以及《化學物質環境管理 化學物質測試術語》《廢塑料污染控制技術規范》《報廢機動車拆解企業污染控制技術規范》《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和管理臺賬制定技術導則》等四項技術規范(以下簡稱《四項技術規范》)。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出席會議。
會議指出,實施廢棄物海洋傾倒許可審批、規范傾倒行為,是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重要措施,也是積極保障沿海地區重大項目建設、服務“六穩”“六保”的有力抓手。流域海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從生態環境部承接傾廢許可證審批事項,是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的必要舉措,有利于傾廢單位就近申請辦理許可證、流域海域局就近做好服務和監管,有利于審批與監管有機結合,形成權責統一的海洋傾廢管理體制機制。要統籌做好海洋傾廢管理與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全力做好許可證審批事項轉交后續工作,確保海洋生態環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要加強組織協調,指導各流域海域局順利承接審批事項,向社會公告許可證審批事項轉交后的具體受理辦理信息,實現工作平穩銜接。要明確傾廢許可證審批和傾倒區監管要求,監督指導各流域海域局嚴格審核把關,規范辦理流程。要繼續用好海洋傾廢監管系統,加強與中國海警局日常協作配合,不斷完善監管機制,有效震懾違法違規傾廢行為。
會議強調,核技術利用放射性廢物庫的選址、設計、建造及運行管理,事關核與輻射安全,加強相關活動的規范化管理對保障社會公共安全和人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制定出臺《廢物庫技術規范》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保障放射源安全的重要舉措,是推動放射性廢物庫選址、工藝設計、輻射防護設計規范化
標準化的務實行動。要加強宣貫解讀和培訓,確保《廢物庫技術規范》有效實施運用。要加強監管,確保放射性廢物庫選址、設計、建設以及運行階段全過程嚴格落實相關要求,堅決守牢輻射環境安全底線。要結合我國實際情況,不斷健全安全標準,構建嚴密安全的放射性廢物庫監管網絡體系。
會議指出,我國尾礦庫數量多、分布廣,生態環境風險高,監管難度大。制定出臺《尾礦庫技術指南》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體行動,是完善尾礦庫環境管理基本制度體系的現實需要,對規范和加強尾礦庫管理、有效防范化解生態環境風險具有重要意義。要加強宣貫培訓,針對重點地區開展指導幫扶,推動地方和企業理解好、把握好、落實好尾礦庫環境管理制度要求。要壓實各方責任,指導相關企業開展尾礦污染隱患自查自糾,督促地方加強尾礦庫環境監管,切實消除風險隱患。要扎實開展尾礦庫污染治理,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推動尾礦庫污染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化、常態化,不斷提高尾礦庫污染防治水平。
會議強調,強化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環境管理,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任務。制修訂《四項技術規范》,是完善固體廢物和化學品環境管理制度、推動管理規范化精細化的必然要求,有助于增強企業責任意識,提升污染防治水平,引導相關行業規范化、清潔化發展。要做好宣貫培訓工作,加強政策解讀和技術支持,確保企業準確理解把握政策要求,推動《四項技術規范》落地見效。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