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某330kV超高壓輸電線路的巡檢現場,運維人員手持一臺輕至1.2kg的設備,僅用30秒便鎖定了一處間隔棒持續放電點——光子計數峰值超過10,000,遠超安全閾值。這并非科幻場景,而是達萬德福DWKJWORLD紫外成像儀在電力運維中的日常。作為國產檢測儀器的代表,它以日盲紫外技術與AI智能診斷為核心,正在重新定義工業設備隱患的發現邏輯。
技術內核:從“看不見”到“看得清”
傳統檢測手段受限于環境光干擾與靈敏度不足,常導致隱患漏檢。達萬德福紫外成像儀采用 240 280nm日盲紫外波段,通過臭氧層自然過濾太陽光干擾,即使在正午強光下也能清晰捕捉皮庫級微弱放電信號。其雙光路同步成像系統將紫外與可見光畫面疊加,定位誤差小于1mrad(約0.0057度),相當于在百米外識別一枚硬幣的細微振動。
某省級電網公司技術負責人曾坦言:“過去依賴紅外測溫需設備接近臨界狀態才能發現問題,而紫外成像儀能在放電初期預警,修復成本直降90%。”這種超前檢測能力源于其2.0×10?1?W/cm2超高靈敏度,可識別絕緣子表面污穢、電纜接頭裂紋等早期缺陷,甚至在紅外熱像儀尚未檢測到溫升時,已通過光子計數算法發出預警。
客戶實證:效率與安全的雙重躍升
山西某110kV變電站的案例頗具代表性。運維團隊使用DW9219A檢測到絕緣端子早期放電,光子計數達1,200,及時更換設備避免了潛在短路風險。而內蒙古某500kV超高壓變電站通過紫外紅外融合成像,精準定位放電點1 2℃的細微溫升,驗證了多光譜協同檢測的可靠性。
在鐵路領域,某樞紐接觸網曾因間歇性放電導致供電波動,傳統手段束手無策。達萬德福設備通過抗電磁干擾算法與30倍光學變焦,在強電磁環境中鎖定線夾螺栓松動導致的電暈放電,2小時內完成全線檢測,效率較傳統人工登桿提升75%。該鐵路運維負責人感嘆:“中文語音報告功能讓新手也能快速上手,CloudAI平臺的歷史數據對比更讓我們實現了‘狀態預知’運維。”
場景適配:從實驗室到野外的一站式方案
輕量化設計與 IP65防護等級 使其無懼嚴苛環境。某新能源企業將其應用于光伏電站匯流箱檢測,成功識別電纜老化引發的局部放電,避免火災隱患;而省級電網采購300臺設備后,結合無人機巡檢,單日檢測里程突破500公里,缺陷發現率提升120%。更值得關注的是其 國產化成本優勢——性能對標FLIR等國際品牌,價格卻降低40%,核心部件壽命超5萬小時,顯著優化了長期投入。
如今,達萬德福紫外成像儀已服務超3000座變電站與5萬公里輸電線路,從“事后搶修”到“事前預防”的轉型中,它不僅是工具,更是工業安全的戰略支點。正如某跨國能源集團CTO所言:“選擇它,等于每年為企業規避2700萬元潛在損失。”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267989561
加盟熱線: 15267989561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