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上周短暫下行調整后,本周個交易日紅棗(15210, 1385.00, 10.02%)再現強勢漲停行情,截至收盤全合約均站上漲停板。蘋果(7471, 376.00, 5.30%)期貨全合約也迎來大漲。
昨天下午國內期市收盤,紅棗全合約均站上漲停板,蘋果漲超5%。目前新疆主產區新季紅棗開始零星下樹,市場各方對于減產幅度及開秤價格的爭議是造成近期紅棗盤面大幅波動的原因。蘋果方面,目前處于新果上市初期,市場情況尚未定論,今年東西部產區因氣候影響,優果率較去年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減產爭議再現,紅棗全合約強勢漲停
“昨日紅棗盤面大幅上漲驅動力有以下幾方面:一是市場擔心新疆目前大范圍低溫或對新棗上糖有影響;二是市場對新季紅棗減產幅度尚有爭議。卓創資訊、我的農產品網等平臺預估減產幅度20%—25%,但部分人士近日調研后認為減產幅度更高,減產幅度或存預期差;三是目前產業鏈中下游已入疆采購新季紅棗,據反饋,棗農受減產、化肥和人工成本大幅上漲后種植成本增加等影響,惜售心理較強。”方正中期期貨研究院院長王駿表示。
據王駿介紹,目前阿克蘇、若羌、且末等地陸續有零星下樹,在水分較高的情況下開秤價就已同比去年較高,目前開秤價在5.5—7.5元/公斤。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成交較少,開秤價明晰或需到10月底。
王駿表示,新季紅棗成交價格較高對紅棗期價有利多支撐,但近期成交較少,后續需關注產業鏈上下游對于新季紅棗開秤價的博弈,新季紅棗開秤價格走勢后續仍需持續觀察。
此外,隨著天氣轉冷,時令水果上市減少,紅棗逐漸步入季節性消費旺季。據卓創資訊數據,上周河南、河北銷區紅棗走貨量環比下降0.59%,較2020年同期增加67.5%,較2019年同比增加8.06%。
“本年度開秤價較高可能性較大,目前貿易商銷售有一定挺價情緒,疊加消費旺季逐步臨近,紅棗現貨價格或偏強運行。10月18日紅棗期貨市場出現放量漲停主要由現貨市場三大因素推動。”王駿提醒說,目前期貨價格已提前反應部分潛在利多預期,不宜過分追漲。
蘋果優果率下降,上漲動能強勁
昨日,蘋果盤面全合約價格也出現大漲,其中主力合約上漲5.30%,收報于7471元/噸。事實上,自9月8日盤面價格觸及5394元/噸的階段性低點后,蘋果期貨一路向上,累計漲幅達38.50%,上行動能十分強勁。
“當前處于2021/2022產季蘋果上市時間段,今年東西部產區因氣候影響,優果率較去年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優果率下降直接導致交割品減少,以及交割成本上升,這是近期蘋果上漲的主要驅動力。”有市場人士告訴記者,從上周到山東的調研情況來看,今年的優果率確實低,主要表現為果銹偏多。
在長安期貨蘋果分析師劉琳看來,近期新季蘋果逐步進入交割月,市場擔憂的質量問題也成為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
據劉琳介紹,近期東西部產區基本進入交易狀態,蘋果上量以及客商采購量均呈現增加趨勢,未來幾天現貨市場將進入集中購銷的階段,市場供應逐步充裕。與此同時,期貨盤面繼續保持漲勢,主要的交易邏輯由舊果季庫存、新季蘋果產量等熱點問題的預期逐步轉移至對新季蘋果質量擔憂上,由于今年西部蘋果膨大期前期干旱后期多雨以及冰雹災害侵襲東西部優質產區,導致今年果品質量降低。
“從基本面來看,前期青黃不接的現象逐步改善,蘋果的市場供應逐步進入軌道,后期市場關注點將逐步轉移至庫存與需求方面。尤其是距離霜降節氣時間有限,蘋果入庫也將逐步完成,預計入庫情況將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劉琳說。
事實上,在不同時間段蘋果市場的交易邏輯是不同的。上述市場人士介紹說,分階段來看,10月份收獲季節更多的是博弈新果的產量及質量,今年是質量預期差引發的上漲行情;11月上旬左右,隨著入庫結束之后,市場會把關注點轉移到庫存量、庫存結構以及后續的庫存去化情況上。
那么蘋果這一波上漲之后,后續能否能夠持續?上述市場人士認為,需要分近遠月來看:近月方面,如果倉單成本的矛盾能緩和或者解決,那么上漲行情較難持續;遠月方面,好貨少的交易邏輯下,遠月目前無法證偽,建議投資者以觀望為宜。
“隨著近期蘋果大量上市,市場上青黃不接的現象逐步改善,上漲動力也將逐步衰減,但當前價格上漲趨勢較強,短期內仍可能保持上漲。中長期來看,價格仍將回歸基本面,后期需重點關注入庫與市場走貨情況。”劉琳說。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267989561
加盟熱線: 15267989561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