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傳感器的標定是一個確保其輸出與實際壓力值一致的關鍵過程。以下是詳細的標定步驟及注意事項:
準備工作
設備準備:標準壓力源(如壓力泵)、高精度標準壓力表(或傳感器)、數據采集系統(萬用表、DAQ)、穩壓電源、連接線纜及夾具。
環境控制:確保標定環境溫度穩定(通常20-25℃),濕度、振動等干擾因素最小化。
傳感器安裝:將傳感器牢固安裝在測試臺,避免機械應力影響,確保壓力介質(氣體/液體)與傳感器兼容。
預熱與預壓
通電預熱:傳感器通電10-30分鐘,消除熱漂移影響。
預壓處理:對傳感器進行2-3次滿量程加壓和卸壓,消除機械遲滯。
零點標定
在無壓力狀態下記錄傳感器輸出(電壓/電流),若存在零點偏移,通過硬件調零或軟件記錄偏移值。
多點壓力加載
壓力點選擇:通常選取量程的0%、25%、50%、75%、100%、75%、50%、25%、0%,覆蓋上升和下降曲線,檢查遲滯。
加壓方式:逐級加載并穩定后記錄數據,每點停留1-2分鐘確保穩定,避免過沖。
數據記錄
同步記錄標準壓力值()和傳感器輸出(),建議每個點采集3-5次取平均,減少隨機誤差。
數據分析與擬合
線性擬合:(適用于線性良好的傳感器)。
多項式擬合:如二次方程(處理非線性誤差)。
繪制曲線:以為橫軸,為縱軸,繪制散點圖。
模型選擇:
誤差計算:計算擬合曲線的最大偏差、遲滯誤差、重復性誤差,確認是否滿足精度要求(如±0.5%FS)。
溫度補償(可選)
若傳感器用于寬溫環境,需在不同溫度點(如-10℃、25℃、60℃)重復標定,建立溫度-輸出補償模型。
驗證與調整
使用未參與擬合的壓力點驗證標定結果,若誤差超標,檢查標定流程或傳感器狀態,必要時更換傳感器。
生成標定報告
包含傳感器型號、序列號、標定日期、環境條件、標定數據、擬合方程、誤差分析、操作人員等信息,附標準器校準證書編號。
標準器精度:標準壓力表的精度應至少為傳感器精度的3-10倍(如傳感器精度1%,標準表需0.1%-0.3%)。
壓力介質匹配:氣體標定的傳感器不適用于液體測量,避免介質差異引入誤差。
動態特性標定:如需高頻響應,需進行階躍壓力測試,分析響應時間、過沖等參數。
定期復檢:根據使用頻率和環境,每6-12個月復檢,長期穩定性差的傳感器需縮短周期。
非線性異常:檢查傳感器是否過載、介質是否堵塞、電路是否接觸不良。
遲滯過大:可能傳感器彈性體疲勞,需更換。
零點漂移:清潔傳感器膜片,檢查溫度補償是否失效。
通過系統化標定,可確保壓力傳感器在應用中提供精確可靠的測量數據,滿足工業、科研等領域的高精度需求。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267989561
加盟熱線: 15267989561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