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熔體流動速率對塑料的性能有什么影響嗎?
什么是熔體流動速率?
熔體流動速率(MFR)又稱熔體流動指數(MFI),是塑料行業常用的材料性能測試方法。該試驗用于測定樹脂在特定剪切應力和溫度下的熔體流動性(單位:克/10分鐘)(與施加的載荷有關)。該測試由擠出塑性計進行,通常稱為“熔體流動速率測試儀”(以前稱為“熔體指數測試儀”)。它用于測試天然、復合和加工的熱塑性塑料。
測量熔體流動速率的目的是什么?
塑料行業的不同成員出于不同的目的使用熔體流動速率測試儀。樹脂供應商用它來進行質量檢查,希望能發現由于不同的聚合和/或合成材料引起的熔體流動速率的變化。
營銷和銷售人員用它來區分不同等級的材料。樹脂購買者使用它來檢查他們購買的樹脂,以確保他們收到的材料與訂購要求一致。一些用戶還使用它來測試產品中使用的可再生材料的數量,同時保持相同的規格。
熔體流動速率反映了什么?
熔體流動速率(MI)是聚乙烯分子鏈長度或平均尺寸的倒數。對于給定的聚乙烯,MI可用于估計分子量。根據ASTM的定義,熔體流動速率是在190℃和2.16kg(303kPa)下,10分鐘內通過模孔擠出的熔融材料的量(g)。只有在這種條件下,測量才能定義為熔體流動速率。
在國際標準中可以使用不同的負載,有時稱為I2(特定負載下的流量)。在恒定載荷和其他條件下測量的熔體流動速率稱為流動指數。在190℃和690kPa或I5(5kg負荷下的流量)下測量的常用流量用于測量高分子量樹脂的流量,通常為HDPE。對于所有類型的樹脂,常見的流速是在190℃和3034MPa下測得的I21 (HL-MI-高負荷下的熔體流動速率)。
熔體流動速率對材料性能有什么影響?
事實上,熔體流動速率有助于分析材料性能的相對值和預測加工過程中樹脂流動的相對難度。MI與分子量成反比。當分子量增加時,熔體流動速率降低,反之亦然。聚合物的強度與分子量有關,所以MI可以作為聚合物強度的指標。
隨著熔體流動速率的增加,拉伸強度、撕裂強度、耐應力開裂性、耐熱性、耐候性、沖擊強度和收縮/翹曲都降低。相對而言,剛度模量不受熔體流動速率增加的影響。
對于HDPE,熔體流動速率的增加提高了光澤度,但對透明度沒有影響。如果所有其他參數(如分子量分布)保持不變,隨著熔體流動速率的增加,加工將更容易。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267989561
加盟熱線: 15267989561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