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的可靠性(下)
影響汽車可靠性的因素是多方面而且復雜的,根本性的影響是設計。設計的可靠性決定了整車的可靠性,設計中留下的缺陷是不可能在生產與使用中去解決的。專家指出,一種汽車可靠性的高低,設計水平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廠家通過整車可靠性試驗以測定可靠性指標,一般這種試驗在大型試車場進行。故障分為致命、嚴重、一般和輕微四種型態,汽車可靠性評定指標主要有“平均故障里程(時間)”和“平均故障間隔里程(時間)”。就可靠性平均故障間隔里程而言,有關專家建議國產轎車應在現有基礎上提高1倍左右,達到4萬公里;中型汽車提高百分之50,達到1.5萬公里;重型汽車提高到9千公里,提高百分之30。
汽車可靠性的提高與汽車技術發展同步,據美國調查報告列舉的1980一2000年20年來調查的結果,每100輛新車的缺陷數平均值,從1980年的88個降低到2000年的20個,降幅達77%。這是由于 20年來,機械加工、材料、電子、化工、裝配等技術和管理方式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發展,導致汽車整體質量比過去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燃油電噴代替化油器的技術突破,令汽車發動機運行的可靠性有了一個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