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水質監測儀測量數據是否準確,可從儀器自身性能、測量過程及數據分析等方面入手:
一、儀器校準
1.定期校準:按照儀器制造商的建議,定期使用標準溶液對水質監測儀進行校準。例如,對于pH計,需使用已知pH值的標準緩沖溶液進行校準;對于COD測定儀,要使用含有特定濃度COD標準物質的溶液進行校準。校準過程需嚴格按照操作手冊進行,確保校準溶液的配制準確、儀器的校準步驟正確。若校準結果超出允許誤差范圍,需對儀器進行調整或維修,直至校準合格。
2.核查校準:在兩次定期校準之間,可以使用核查標準對儀器進行核查。核查標準可以是穩定的已知濃度的樣品,其濃度應接近實際樣品的濃度范圍。通過測量核查標準,觀察儀器的測量結果是否在預期范圍內,以此判斷儀器是否仍然保持準確。
二、 對比測試
1.使用不同方法測量:采用與水質監測儀原理不同的標準分析方法對同一樣品進行測量,將監測儀的測量結果與標準方法的結果進行對比。例如,對于氨氮的測量,除了使用氨氮在線監測儀外,還可以采用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等標準實驗室方法進行測量。若兩種方法的測量結果在允許誤差范圍內,則說明監測儀的數據較為準確;若差異較大,則需進一步分析原因,可能是監測儀出現故障或存在干擾因素。
2.與其他儀器對比:使用多臺不同品牌或型號的水質監測儀對同一樣品進行測量,對比它們的測量結果。如果這些儀器的測量數據較為一致,且都在各自的誤差范圍內,那么可以認為這些數據是可靠的。但需注意,參與對比的儀器都應經過校準且處于正常工作狀態。
三、質量控制樣品
1.使用有證標準物質:定期分析有證標準物質,其濃度值具有準確性和溯源性。將監測儀對標準物質的測量結果與標準值進行比較,若測量結果在標準物質的不確定度范圍內,則說明儀器的測量數據準確可靠。例如,使用國家認可的COD標準物質對COD監測儀進行質量控制,若測量結果與標準物質的給定值相符,表明監測儀能夠準確測量COD濃度。
2.分析加標回收樣品:在已知濃度的樣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標準物質,然后用監測儀進行測量,計算加標回收率。加標回收率的計算公式為:回收率 = (測量值 - 樣品本底值)÷ 加標量 × 100%。一般來說,回收率在90% - 110%之間可認為儀器測量數據較為準確。
四、統計分析
1.測量結果的重復性:對同一樣品進行多次測量,觀察測量結果的重復性。若多次測量結果的偏差較小,說明儀器的精密度較高,測量數據相對準確。可以通過計算相對標準偏差(RSD)來評估重復性,RSD = (標準偏差÷平均值)× 100%。通常,RSD值越小,說明測量數據的重復性越好,儀器的準確性也越高。
2.長期數據趨勢分析:分析長期積累的測量數據,觀察數據的變化趨勢是否合理。如果在一段時間內,測量數據呈現出穩定的趨勢,且與污水處理工藝的運行情況相符,那么說明數據是可靠的。例如,隨著污水處理工藝的運行,出水的污染物濃度逐漸降低,監測儀測量的數據也應呈現出相應的下降趨勢。若數據出現異常波動或與工藝運行情況不符,則可能存在問題。
五、儀器性能檢查
1.檢查儀器參數:查看儀器的各項參數設置是否正確,如測量波長、測量時間、積分時間等。這些參數的設置會直接影響測量結果的準確性。確保儀器參數與所測量的水質參數以及樣品的特性相匹配。
2.檢查儀器部件:定期檢查儀器的傳感器、光源、光路系統、泵等關鍵部件是否正常工作。例如,檢查傳感器是否受到污染、光源是否發光正常、光路是否堵塞等。若發現部件存在問題,及時進行清潔、維修或更換,以保證儀器的正常運行和測量數據的準確性。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267989561
加盟熱線: 15267989561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