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以上幾講,我們再一次體會到,用氣相色譜儀做痕量分析確是一門綜合的實驗技術。我們可把痕量色譜分析過程歸納以下四個階段。
1.1、樣品采集;
1.2、樣品制備;
1.3、色譜分析;
1.4、數據處理與結果表達。
如果樣品采集和前處理比較成功,在氣相色譜儀色譜分析和數據處理時,即使選用的氣相色譜儀所配用的檢測器靈敏度不高,分析柱分離效率較低,數據處理裝置性能、功能一般,也能獲得比較理想的實驗結果。反過來說,若所選購的氣相色譜儀器和所處理裝置、配置較高又選擇了一根高效色譜柱,那么可大大降低樣品的予處理過程。在目前的痕量分析中,耗時、費力和效率低的樣品采集與處理仍是整個色譜分析中的瓶頸。樣品采集和處理時間有時占了整個分析時間的三分之二。
應當指出,無論是何種氣相色譜儀,真正高性能色譜柱,最完善的數據處理裝置,都不能從一個采集處理不適當樣品得到滿意的分析結果。因此,在選購氣相色譜儀含數據處理裝置類型和性能時,要考慮如何充分發揮所選氣相色譜儀的綜合分析能力,以便簡化樣品的予處理過程或根本不需要樣品的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