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適合自己的玻璃反應釜,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一、規格參數
1. 容量:根據實驗或生產的規模來選擇。小試實驗通常選擇 50 - 500 毫升的反應釜;中試規模可選用 1 - 5 升的;大規模生產則可能需要 10 升以上,甚至更大容量的反應釜。如制藥企業研發新藥時,實驗室小試階段可能用 100 毫升的反應釜,而到了生產車間,可能會用到 1000 升的大型反應釜。
2. 溫度范圍:明確所需的反應溫度范圍。不同的反應有不同的溫度要求,例如,某些低溫反應可能需要達到 - 80℃,而一些高溫反應可能需要 300℃以上的高溫。常見的玻璃反應釜控溫范圍一般在 - 80℃至 300℃之間,要根據實際需求選擇能滿足溫度要求的反應釜。
3. 壓力范圍:如果反應需要在特定的壓力條件下進行,如高壓反應或減壓蒸餾等,就需要選擇能夠承受相應壓力的反應釜。一般玻璃反應釜的工作壓力范圍在常壓至 0.1 - 0.5MPa 之間,對于有更高壓力要求的反應,需選用特殊設計的耐壓反應釜。
二、材質與質量
1. 玻璃材質:高硼硅玻璃是常用的材質,如 G3.3 硼硅玻璃,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熱穩定性和透明度。它能夠耐受大多數化學物質的腐蝕,并且可以承受較大的溫度變化而不破裂。
2. 配件質量:反應釜的配件如攪拌器、溫度計、冷凝器等的質量也很重要。攪拌器的材質應耐腐蝕且攪拌效果好,能使物料充分混合;溫度計要測量準確,以便精確控制反應溫度;冷凝器的冷凝效果要好,確保反應過程中產生的蒸汽能夠及時冷卻回流。
三、功能需求
1. 攪拌方式:根據反應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攪拌方式,如磁力攪拌適用于小容量、低粘度的物料,它具有攪拌均勻、無泄漏等優點;機械攪拌則適用于大容量、高粘度的物料,能夠提供更強的攪拌力。
2. 加料方式:考慮反應所需的加料方式,如是否需要精確的計量加料,是否需要在反應過程中連續加料等。一些反應釜配備有恒壓滴液漏斗或計量泵等加料裝置,方便精確控制加料量和加料速度。
3. 出料方式:根據物料的性質和后續處理要求,選擇合適的出料方式。常見的有底部出料和側部出料,對于一些固體含量較高或容易沉淀的物料,底部出料可能更方便;而對于一些需要避免物料殘留的情況,側部出料可能更合適。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267989561
加盟熱線: 15267989561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