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電力事業的迅猛發展,高壓開關柜設備越來越多,
開關柜設備誤操作事故是整個電力行業安全生產事故中zui嚴重的事故,也是多發的事故之一,誤操作事故的后果輕則引起系統解列運行,重則導致人身傷亡。開關設備誤操作事故的發生雖然有著管理和人為主觀方面的因素,但是開關設備本身存在安全隱患也是極其重要的因素。本文在此背景下提出并開發了一套智能高壓開關柜自動識別系統,實現開關柜開啟后的間隔語音信息提醒,通知操作人員所打開開關柜的相關信啟,并記錄開關柜的開啟和關閉時間,形成歷史記錄。各語音提醒裝置擬采用微機進行統一管理和信息查詢。
近年來,隨著我國電力事業的迅猛發展,高壓開關柜設備越來越多,開關柜設備誤操作事故是整個電力行業安全生產事故中zui嚴重的事故,也是多發的事故之一,誤操作事故的后果輕則引起系統解列運行,重則導致人身傷亡。開關設備誤操作事故的發生雖然有著管理和人為主觀方面的因素,但是開關設備本身存在安全隱患也是極其重要的因素。
目前各電力企業中所采用的開關柜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電氣誤操作。然而,由于操作人員的疏忽大意,走錯間隔等類似事故仍時有發生,為了避免操作人員疏忽而造成的觸電事故頻繁發生,迫切需要一種能夠在操作人員操作開關設備前對操作設備進行語音提示的信息裝置。
本文在此背景下提出并開發了一套智能高壓開關柜自動識別系統,實現開關柜開啟后的間隔語音信息提醒,通知操作人員所打開開關柜的相關信啟,并記錄開關柜的開啟和關閉時間,形成歷史記錄。各語音提醒裝置擬采用微機進行統一管理和信息查詢。
1、系統功能和結構
1.1系統功能
圖1所示為本智能高壓開關柜自動識別系統的總體結構圖。本系統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是開關柜發送端和接收、記錄的系統后臺。其中,發送端完成以下功能:當開關柜門打開時,發送端裝置開始間接播放開關柜的語音信息,以便于工作人員確認是否操作正確的開關柜,并向后臺發送經PT2262編碼后的開門事件信息,供后臺記錄開關柜編號及開門時間;當工作人員確認并按下裝置的確認按鈕后,浯音提醒關閉,發送端向后臺發送編碼后的確認操作事件信息;當工作人員完成操作后關閉開關柜門時,裝置向后臺發送編碼后的關門事件信息,供
后臺記錄開關柜編號及關門時間;此外,當裝置電池電量低于一定值時發送端發送低電量報警事件信息至系統后臺。系統后臺主要功能是負責記錄各開關柜開門、關門及確認操作的時間,提供操作記錄查詢以及裝置低電量報警等。
1.2發送端設計
本系統的發送端結構如圖2所示,主要包括電池、傳感器、語音模塊、無線發送模塊、編碼器、電壓監視電路和單片機控制模塊等幾個功能模塊,其中,電池給整個發送端供電。
傳感器選用磁性開關,用于向以單片機為核心的控制模塊提供柜門的開關狀態。
語音模塊以WT588D為核心。WT588D是具有51單片機內核的語音芯片,可以通過個人計算機上錄制好的語音信息下載到芯片內置的SPI-Flash存儲器,或者外掛的大容量存儲器。
WT588D中共有220個語音地址,每個地址可以組合多段語音是WT588D具有的*優點。在開關柜的自動識別系統中,播放的語音基本相似,只是各個開關柜名稱及編號不同而已。如果將所有的語音完整地存放進存儲器中,在錄音時需要針對每個開關柜單獨錄制,比較復雜,容易出錯。而采用WT588D分段錄制,然后加以組合,這樣只改變與開關柜名稱及編號相對應部分的錄音既可,大大簡化了錄制過程。
語音播報功能主要由單片機控制語音輸出。利用單片機3條普通的I/O端口線模擬二線串口總線時序與WT588D語音芯片連接,控制語音芯片播放。
無線發送選用DF發射模塊。DF無線發射模塊通訊方式為調幅AM,工作頻率為315MHz,為ISM頻段,發射功率小于500mW。DF超再生式接收模塊通訊方式為調頻AM,接收靈敏度高,用示波器觀察輸出波形干凈,抗*力強。DF模塊的傳輸距離與調制信號頻率及幅度,發射電壓技電池容量,發射天線,接收機的敏感度等有關。一般在開闊區zui大發射距離約800m。作者實測空曠環境在四節5號電池供電的情況下有效發射距離可達100m以上。作為開關柜自動識別的無線通信可以滿足要求。
編碼器采用PT2262。PT2262是一種CMOS工藝制造的低功耗低價位通用編解碼電路,是目前在無線通訊電路中作地址編碼識別zui常用的芯片之一。PT2262芯片中有3個12他(A0~A11)三態地址端管腳(懸空,接高電平,接低電平),并有6位(D0~D5)數據端管腳。本系統中采用六位地址碼和六位數據碼。通過撥碼開關控制地址碼,使各開關柜有*對應的地址。通過六位數據位編碼對應不同的事件。由六位地址碼和六位數據位組成一組編碼。從而任何一個開關柜事件都有*的編碼對應表示,只需要正確識別數據可以判別。
電壓監視電路實際采用滯回比較電路檢測電池電壓。當電壓過低,影響芯片正常工作或語音播報時,電路輸出端會產生一個負跳變。單片機采集到以后做出相應動作。1.3系統后臺結構
本系統后臺接收端的原理結構如圖3所示,主要包括無線接收模塊、單片機和觸摸屏等設備。無線接收電路接收發送方的物理信號,將信號反相后傳輸到C8051F330單片機,作為軟件解碼信號的輸入。單片機解碼后將結果發送至觸摸屏,由觸摸屏根據解碼結果中六位地址碼和六位數據位記錄開關柜編號及事件形成歷史記錄。
無線接收模塊同樣選用DF接收模塊,DF接收模塊又可分為超再牛接收模塊和超外差接收模塊。二者具體的比較這里就不一一列出,如有需要請讀者參考相關文獻?;诳?力及和單片機配合工作時的穩定性,本為選用DF超外差RX3600高可靠性高靈敏的接收模塊。
觸摸屏采用昆侖通態(MCGS)觸摸屏TPC1063H,它是一套以嵌入式低功耗CPU為核心(主頻400MHz)的高性能嵌入式一體化工控機。該產品采用10.4英寸高亮度TFT液晶顯示屏(分辨率640×480),四線電阻式觸摸屏(分辨率1024×1024),同時還預裝了微軟嵌入式實時多任務操作系統WinCE.NET和MCGS嵌入式組態軟件。
2、無線通信
2.1編碼傳輸
保證開關柜端的發送模塊和接收的后臺系統能夠可靠地進行數據交換是本系統的技術關鍵。基于開關拒體和事件類型識別的角度考慮,每個開關柜的地址編碼必須不同,每個事件的數據編碼也必須不同,這樣,當接收端接收到發送端發出的事件編碼信號后,方可根據信息編碼判斷出是某個開關柜發生了某個事件,從而做出相應的動作響應。綜合考慮經濟成本、通信距離和功耗等因素,本系統選擇中國臺灣普城公司生產的、一種CMOS工藝制造的低功耗、低價位、通用編碼芯片PT2262作為無線數據編碼芯片。
PT2262采用CMOS工藝制造,功耗低,外部元器件少,工作電壓范圍寬(2.6~15V)。芯片有12位(A0~A11)三態地址端管腳(懸空、接高電平、接低電平),通過任意組合可提供531441地址碼,PT2262有6位(D0~D5)數據管腳,設定的地址碼和數據碼從17管腳輸出,可用于無線發射電路。
編碼芯片PT2262每次發射時,至少發射4組字碼,發送的編碼信號是由地址碼、數據碼、同步碼組成的一個完整碼字。設計時,可將編碼芯片PT2262的D0接高電平,D1~D3接低電平,其余懸空。圖4所示是系統無線輸出端的波形圖。其中數據碼輸出的波形如圖4(a)所示,而將一組字碼放大后的波形圖如圖4(b)所示,每個地址碼和數據碼用兩種詠沖寬度表示。兩個窄脈沖表示“0”.兩個寬脈沖表示“1”,前一個窄脈沖后一個寬脈沖表示F“懸空”,同步碼為一個同步頭和一個時間較長的低電平組成。通過判斷脈沖的寬窄即可判斷編碼信息。
2.2軟件解碼
PT2272是通常與PT2262配套使用的硬件解碼芯片,當PT2272接收到與其地址碼相同的PT2262編碼時,才能有效解碼,驅動數據管腳輸出編碼中對應數據位。對于多發送端的解碼任務,需采用多片PT2272進行解碼,且由于PT2272芯片解碼屬于固定解碼,不便于現場頻繁更改和系統擴展。因此,本系統采用C8051F330單片機進行軟件解碼。
C8051F系列單片機足*集成的混合信號系統級芯片(SoC),具有與8051兼容的高速CIP-51內核,與MCS-51指令集*兼容,片內集成了數據采集和控制系統中常用的模擬、數字外設及其他功能部件;內置FLASH程序存儲器、內部RAM,大部分器件內部還有位于外部數據存儲器空間的RAM,即XRAM。C8051F單片機具有片內調試電路,通過4腳的JTAG接口可以進行非侵入式、全速的在系統調試。
C8051F330單片機的流程圖如圖5所示。首*行初始化,初始化完成后,開始接收子程序。先檢測數據頭的高電半(經過反向后的),有數據頭才開始然后計算兩個脈沖之間的寬度,并判斷脈沖的寬窄,誤差限制在5%以內。連續接收24個脈沖為一次正確接收,連續三次接收正確后認為數據有效,置接收完成標志,返回主程序。主程序判斷接收完成標志后進入解碼子程序。解碼子程序根據數據頭后相鄰的兩個脈沖的寬窄判斷該數據是‘0”(兩個窄脈沖)、“1”(兩個寬脈沖)還是“F”(前一個窄后一個寬)。順次解碼12位數據,解碼成功后,再將解碼結果傳送給后臺的觸摸屏,進入下一次解碼。
2.3硬件抗干擾
在無線通訊中使用單片機會對通訊系統造成嚴重的干擾,根據文獻,設計時應采取以下抗干擾措施:
(1)收發模塊應采用目前同家允許無線遙控使用的頻率315MHz;
?。?)對于單片機振蕩頻率,為了解決單片機運行速度與電磁干擾的矛盾,應采用頻率為4MHz的晶體。
(3)另外,就是隔離。為了有效抑制單片機對接收模塊的電磁干擾,建議采用電源隔離和端口隔離等措施。端口隔離可采用三極管或比較器。
3、結語
本系統針對智能高壓開關柜的自動識別任務進行了系統開發,采用了超外差的無線通信和基于單片機的軟件解碼技術,充分利用了超外差可靠的短距離通信品質以及軟件解碼的簡單、靈活的特點,該產品樣機目前已成功應用于現場運行中,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本項目成果的投入使用將對因誤操作引起的人身威脅和傷害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