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嶺澳核電站一期常規島(汽輪機、發電機、高壓加熱器、低壓加熱器等)及BOP部分(除鹽水、壓縮空氣、化學藥劑注入等系統)設計的嶺澳核電站二期常規島及BOP部分正處于設計階段,為了使其控制系統運行、管理和維修等具有可繼承性,在對DCS功能分析的基礎上,控制系統參考嶺澳核電站一期的設計,其控制功能及邏輯、整定值等基本保持不變。
一期常規島及BOP部分的控制功能一部分由法國ALSTOM公司制造的P320DCS實現,另一部分由繼電器等硬件構成的控制系統實現,其控制手段陳舊。對此,對嶺澳核電站二期常規島及BOP部分儀表和控制系統在硬件和系統結構上進行了較大改進,采用了德國西門子公司制造的EPERMXPDCS。
一、現狀分析
由于嶺澳核電站二期常規島及BOP部分控制系統的硬件和系統結構較一期有很大的改變,因此控制邏輯圖設計方式也隨之改變。經對大亞灣核電站常規島部分、嶺澳核電站一期常規島和BOP部分,以及臺山發電廠一期2×600MW機組的全開全關電動門(以下簡稱電動門)控制方式、控制邏輯圖設計方式進行了詳細調研和總結,其結果見表1。
由表1可見,早期的核電站以盤/臺操作為主要的控制手段,自動化水平較低,在控制邏輯圖中無法判斷控制功能是由DCS實現還是在就地實現,其界限不明,可讀性差。
對此,嶺澳核電站二期采用DCS實現電動門控制。對控制邏輯圖設計進行改進,以避免上述問題的出現。
二、標準邏輯模塊
鑒于核電站電動門邏輯圖設計的現狀,以及常規火電廠電動門邏輯圖標準化設計的成熟經驗,在進行嶺澳核電站二期常規島及BOP部分電動門邏輯圖設計時,參照常規火電廠的電動門標準邏輯模塊并考慮嶺澳核電站二期的要求,建立了符合核電站控制的電動門標準控制邏輯模塊。這樣,在今后的電動門控制邏輯的設計過程中,只需考慮標準控制邏輯模塊的外部邏輯關系。
2.1常規電廠電動門標準控制邏輯模塊
常規電廠電動門標準邏輯模塊內部控制邏輯見圖1。
由圖1可見:(1)在集控室操作員站上可手動操作,并設有手動、自動切換操作,兩種操作互不干擾;(2)實現了控制分層,設置手動/自動/保護控制方式,保護功能優先;(3)具有打開指令(CON)、關閉指令(COF)、自動控制方式設定指令(AUM);(4)具有打開位置反饋信號(FON)、關閉位置反饋信號(FOF)、閥門故障信號(MFA)。但是,存在如下問題:(1)雖實現了控制分層,“保護”控制優先,但只有保護關指令對自動開/手動開指令的閉鎖,而無保護開指令對自動關/手動關指令的閉鎖功能,存在誤操作的隱患;(2)狀態信號僅有FON、FOF和MFA,不夠豐富。
2.2核電站電動門標準邏輯模塊
由于核電站設計較之常規火電廠的安全性要求更高,并且需提供更多的控制邏輯輸出狀態,因此對常規電廠電動門標準邏輯控制模塊進行改進,形成滿足控制要求的核電站電動門標準邏輯控制模塊,其內部、外部邏輯關系見圖2、圖3。
由圖2可見,核電電動門標準邏輯控制模塊除了具有常規火電電動門標準邏輯模塊所具有的功能外,增加了如下功能:
?。?)保護開指令對自動關閉和手動關閉的閉鎖功能,可提高設備運行的安全性;
?。?)提供更多的電動門控制邏輯輸出狀態,如開過程(OPNING)、關過程(CLOS-ING)、開故障(OPENFAULT)、關故障(CLOSEFAULT)、雙“0”故障(DOUBLE0FAULT)、雙“1”故障(DOUBLE1FAULT)、綜合故障(FAULT)等。
該標準邏輯控制模塊已應用于嶺澳核電站二期常規島及BOP部分電動門邏輯設計中,設計人員在圖3的基礎上,只需進行可變邏輯的設計以及標準控制邏輯模塊的接口,簡化了電動門控制邏輯組態,且易于修改和擴展;邏輯圖控制界面清晰,便于閱讀理解。由于采用了控制分層策略,操作層次清晰,可有效地防止誤操作。
三、結語
嶺澳核電站二期電動門邏輯控制采用標準化設計方法,大大減少了重復性設計,提高了控制系統邏輯圖設計效率及設備運行的安全性。該模塊還將推廣應用于大連紅沿河核電站以及福建寧德核電站的常規島及BOP部分的控制系統邏輯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