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廠商業化運營技術支持系統
來源:常州市金壇區環宇科學儀器廠
2011年08月17日 13:43
前言
90年代初以來,電力工業改革的浪潮席卷西方工業發達國家,我國從1998年下半年也開始了建立發電側電力市場的試點工作。隨著電力改革的深入進行,發電企業與電網分開管理、競價上網,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實時準確地分析控制自身成本和經濟運作方向,如何科學地報價以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成為廣大發電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這種背景下,我們聯合有關單位,綜合運用現代控制理論、經濟分析理論、人工智能技術和網絡信息技術,于1999年開發完成了“發電廠商業化運營系統”,應用該系統在發電企業內部網絡支持下能夠以成本管理和競價輔助決策為核心,結合財務、計劃及各現場的生產實時數據,直觀地反映各機組當前的生產狀況,預測未來的成本,并能結合歷史交易數據及電網需求得出大量有效的輔助信息,作出*的競價策略和報價建議。目前該系統已經成功應用到近二十家發電企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研發思路和目標
電力商業化運營是一個重大的課題和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發電廠商業化運營系統涉及電力生產、經營、市場交易各個層面,與企業管理模式和電力市場運行規則有著復雜的關系,與現有計算機應用系統之間存在著大量的數據接口,系統結構和模型比較復雜,同時電力市場的建設和發展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政策、規則、市場模式和交易方式等也會不斷調整和改進。基于上述考慮,采用了模塊化和系列化的開發思路。將整個系統劃分為:實時運行分析、經濟分析、成本費用控制、市場分析和交易決策四大功能模塊(子系統),每個模塊都可單獨配置、獨立運行和升級,又可共同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整個系統不斷改進、優化、擴展、升級,滿足日益變化的市場需求。
依據上述思路,該系統在當前主要實現以下兩大目標:
(1)實現完善的企業經濟運行分析和的成本費用控制。優化生產運行管理,促進節能降耗,強化經濟活動分析和在線費用控制,深入挖掘降低成本的潛力,實現運行和內部資源的*配置。
(2)實現交易決策和管理的智能化、科學化。提供及時、準確的數據信息,提供有效的報價參考依據和建議,協助管理、營銷人員確定合理的投標策略,實現報價方案(數據)的量化分析與評估。
2系統的體系結構
該系統是一個基于企業Intranet的B/S結構的大型軟件系統,它通過企業內部網獲取電廠生產實時數據、電能計量數據、MIS管理數據以及電力市場發布的相關數據信息,經過有效組織、匯總、運算、處理后再進行存儲和發布,企業內部網用戶通過統一的TCP/IP協議和瀏覽器軟件訪問操作該系統,外部用戶可通過數據網或撥號網對系統進行有限制的訪問。考慮到系統具有大量的數據處理及邏輯分析任務,采用Browser/WebServer/DataServer三層結構,大量數據的收集、運算、處理等服務在DataServer上實現。信息的發布則由WebServer來完成。系統的總體結構見圖1。
3系統功能
3.1實時運行分析
提高機組的經濟運行指標,降低生產運行環節的各種能量損耗是降低可變成本的主要途徑。該功能模塊提供了從采集數據到加工處理、動態顯示多種功能,主要用于實時監測、評價各機組的實際運行狀況,動態計算分析各機組的效率、能耗、運行成本以及可控損失等技術經濟指標,促使機組按照調度計劃盡可能接近經濟*工況運行。主要包括:機組主要運行參數的采集、存儲和監測,壓線運行考核,實時運行成本、指標計算,實時運行偏差分析等。
3.2經濟分析
經濟分析是通過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各種基本數據的記錄、采集和運算分析,使企業領導和管理、營銷部門能夠及時地掌握整個電廠的生產運營狀況(特別是量本利情況),一方面能夠在線監控各項生產經營指標的執行及完成情況,分析差距及影響因素,另一方面可根據外界變化及時調整經營計劃和策略,真正達到以經濟指標引導生產經營的目的。同時也通過對不同核算對象(全廠、機組、工程期)、多角度的綜合分析、比較和預測,為上網報價提供全面、準確的決策參考依據。主要包括:生產經營計劃管理,生產指標分析,利潤指標分析,成本費用分析,電價分析,資金分析,量本利分析,敏感性分析,綜合經濟性分析(總量分析、單位分析、結構分析、趨勢分析等)。
3.3費用控制
費用控制是對企業生產和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或材料進行計劃、控制、統計和考核評價,使各廠內各部門能自覺合理有效地使用各項費用,達到增收節支的效果。功能主要包括:費用/材料計劃管理,費用/材料發生處理,費用/材料查詢統計,費用/材料計劃比較分析。
3.4市場分析預測
市場分析主要是對電力市場中的公開信息(電價、供求關系、電網安全等)進行采集、分析,并基于歷史數據對未來情況進行合理預測,使相關人員能夠全面了解市場未來一段時間的需求變化、電價趨勢、發電預期目標、電網約束以及系統安全情況,便于更好地為報價決策和生產計劃服務。功能主要包括:市場相關信息的采集記錄,需求彈性系數、*、有效需求率、市場買賣力等指標的計算處理,電價、負荷需求等指標的趨勢分析、相關性分析等內容。
3.5報價輔助決策
報價輔助決策是以在市場中爭取電廠自身效益zui大化為目標,為參與現貨市場和實時市場的競爭提供分析參考和決策支持手段,主要是根據本廠的經濟分析結果(供電成本、可變成本)和影響實際競價和關鍵因素(電價趨勢、需求預測、設備狀況、電網約束)提供電價預測、報價建議、申報
方案分析(出力、收益、風險指數)、模擬交易、歷史報價對比分析等多種功能。考慮到各地市場運營規則的復雜性和市場的差異性,本系統可提供多種分析方法供選擇和組合,以幫助報價人員進行合理決策,形成優化的報價方案。
3.6交易結算管理
該功能主要是根據本廠計量數據和考核、結算規則,對每臺機組不同時期的上網電量、合同電量、競爭電量、合同電費、競爭電費等數據進行內部統計計算,并實現與市場發布結算結果(電量和電費明細)的核對,建立起全廠和每臺機組的電子結算和支付檔案,使得經營管理人員及時了解結算信息,同時及時找出廠內結算和市場發布信息的差異及原因,并能方便地進行查詢和統計分析。
主要功能包括合同數據處理,廠內結算管理,市場、廠內結算分析對比等內容。
3.7綜合信息服務
該功能用于對與電力市場相關的信息進行的查詢分析,方便企業管理者和有關人員及時、快捷地了解設備運行狀態及市場發布信息,動態掌握全廠的生產經營狀況并預測和控制計劃執行情況。主要包括:當地運行監視,關鍵經濟指標監控,市場分析與經營分析報告等內容。
3.8系統配置
該功能用于設置和修改系統正常運行所必須的各種初始化參數及其它基礎信息,當電廠的相關參數或電力市場運行規則發生改變時,只需通過該部分改變相關配置信息即可,主要內容包括:電廠基礎信息配置、市場相關信息設置、實時數據相關設置以及交易結算相關設罩等。
4系統應用
該系統是一套面向發電企業的以競價上網為目標的集成化系統,提供了發電企業參與電力市場運營所需的全面解決方案,開發成功后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歡迎。目前已經應用到山東、浙江、安徽等網(省)局近二十家大中型發電廠。由于系統設計合理、功能全面,針對性和適應性強,在機組經濟調度和運行優化考核,成本控制和現貨市場的報價決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提高了企業經濟運行指標和報價成功率,減少了不必要的損失,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圖3和圖4是某些電廠實際應用該系統進行電價預算和申報數據分析的結果。
由于電力市場運營是一個新課題,可供借鑒的經驗很少,本系統還需要在實踐應用中不斷總結規律和經驗,不斷吸收運用各種新技術新理論進行擴展和完善,只有這樣才能為廣大發電企業提高管理決策水平和市場競爭力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