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國電長源荊門發電有限公司2x600MW超臨界新建機組非停事件的統計、分析,找出了導致非停所存在的問題,并不斷完善、改進,逐步提高了新建機組運行的穩定性、可靠性。
荊門電廠是湖北省的主力電廠之一,三期擴建工程在原電廠的預留空地上擴建2x600MW國產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并同期建設脫硫設施。熱控DCS系統采用北京ABB貝利控制工程有限公司的IndustrialSymphony產品,人機接口為PowerGener-ationPortal-超越操作員站,控制器為的BRC3OO。本文通過對發生的10起非停事件的原因分析、整改措施等情況說明,總結了經驗教訓,以保證今后機組能夠長周期穩定運行。
一、非停事件統計及原因分析
2臺機組投運后,在并網帶負荷正常運行期間發生的非停事件統計如下表1。從非停事件統計表來看,因2臺機組均為新建機組,設備及設計上的問題比較突出,盡管有兩起非停與人為因素有關,但若設備及設計無漏洞,非停事件也應該可以避免。下面對各次非停事件逐一分析發生的原因。
事件1:因前期試驗導致的跳閘首顯未復位,首顯狀態燈還為紅色,而送MFT“泵跳閘”邏輯誤取該綜合信號。在未復位“首顯”情況下,即使跳閘條件消失,但“泵跳閘”送MFT信號一直存在。運行人員停電泵時,未在CRT對汽泵的運行情況檢查復位,導致電泵停運、汽泵跳閘信號均發,MFT動作。
事件2:經檢查MFT硬跳閘柜,兩路直流110V電源進線開關均跳閘,MFT柜跳閘繼電器線圈110V直流喪失,硬跳閘回路失效。兩路MFT直流電源監視繼電器動作,失電信號送DCS系統的FSSS軟邏輯跳閘。
事件3:磨煤機跳閘后,切除對應煤層臨界火焰信號,而邏輯中磨煤機跳閘信號在PCU11控制單元,跳閘信號通過數據網絡通訊傳送到PCU12控制單元“臨界火焰”邏輯。由于信號通訊的延時,在磨煤機跳閘時未能及時對相應的臨界火焰起到屏蔽作用,誤發臨界火焰喪失。
事件4:高加預暖過程中,因3號高加危急氣動疏水門壓縮空氣進氣門關閉,該門實際并未開啟,造成高加水位高,高加保護動作。高加給水旁路電動頭行程過關,力矩保護動作,該門無法遠程開啟,導致鍋爐斷水,爐MFT動作。
事件5:電泵備用邏輯組態存在缺陷,在電泵正常啟動出口門關閉情況下,電泵勺管指令本不應對汽泵的指令有任何影響,而在邏輯設計中未能將電泵出口門開啟作為電泵指令進入給水自動控制回路的限制條件,導致電泵在出口門關閉狀態下勺管開度指令分攤了汽泵指令,致使給水流量下降。
事件6:因凝結水泵入口濾網堵塞,凝結水泵出口壓力低導致凝結水泵跳閘,備用泵聯鎖啟動時出口門打開時間過長,導致給水不足,MFT動作。
事件7、9:2次都是因推力瓦熱電阻溫度信號線端子箱內接線松動,溫度信號突跳升高,導致ETS動作。
事件8:運行中處理高加出口溫度測點漏氣,正常退出高加運行時,造成高加水位高,高加退出后,高加旁路門因電動頭故障不能打開,導致鍋爐斷水,MFT動作。
事件10:主汽溫測點采用愷裝熱電偶,一次原件與主汽門相隔較近,因主汽門密封墊漏氣,高溫蒸汽對補償導線長期沖刷,導致補償電纜損壞短路,信號突降到140℃左右。雖說邏輯有斷線及速率限制,但由于該點溫度突變未達到設定值,相關保護未發生作用,導致主汽溫低信號誤發,ETS動作。
二、整改措施
2.1邏輯功能的完善
事件1邏輯修改為:將送給MFT“泵跳閘”的邏輯信號由原取至“首出條件”修改為取“跳閘條件”信號,只要“跳閘條件”信號消失,不管運行人員是否對首出復位,“泵跳閘”信號立即消失,避免運行人員的人為失誤。同時要求運行人員要及時了解設備的運行情況,及時復位有關信息。
事件7、9由于熱電阻溫度信號是送進東汽廠提供的DEH系統,在*次發生因接線松動導致ETS動作后,就及時與東汽廠溝通,要求其在邏輯中增加斷線保護,增加速率限制,但其僅增加了斷線品質判斷邏輯。在第二次因同樣原因機組誤跳后,經充分論證并結合DCS系統有關邏輯,對照東汽廠設計藍圖,對汽輪機本體軸溫、推力瓦溫保護邏輯上增加了3s延時。
事件3將每臺磨煤機“停運信號”接線修改到與其對應的“火焰信號”引入同一個控制單元,避免重要的信號通過通訊導致邏輯延時而誤動主保護。
事件5對DCS電泵備用邏輯組態修改,增加“電泵備用,出口門聯開且禁關”,使由汽泵倒為電泵運行時能及時輸出流量;并在電泵指令分占給水指令的條件中增加“電泵運行且出口門開”的邏輯。
2.2接線的完善
事件7、9相繼發生后,及時組織生產人員對2臺機組現場所有帶保護的接線端子進行緊固。更換了部分不合格的端子,取消推力瓦溫從汽機引出側端子箱,對電纜進行對接焊接。
針對事件10,將2臺機組主汽溫原短支K分度熱電偶更換為長支熱電偶,將接線盒引到遠離高溫區且方便檢修的地方,避免高溫對補償導線的損壞。
2.3加強對設備的改進和完善
針對事件2,采取了如下措施:要求DCS廠家重新核對MFT跳閘柜電源負荷,更換了容量更大的進線電源開關;每個直流繼電器線圈并接限流二極管,防止瞬間過流導致電源開關誤跳;改變兩路直流電源的切換方式,將原切換回路僅正級帶二極管隔離更改為正、負級均采用二極管隔離;通過與DCS廠家、設計院及調試單位的溝通,對原硬MFT回路進行分析,認為硬MFT跳閘柜只是作為DCS邏輯跳閘的后備保護,即使硬MFT電源全部中斷,對鍋爐正常運行產生的影響也不是很大,不至于立即停爐。因此取消了該MFT跳閘條件,兩路電源的狀態監視只做報警,信號引入“報警光字牌”,任一路電源消失及時提醒檢修人員處理。同時對所有重要熱工電源報警系統進行檢查,全部以硬接線方式引入到“報警光字牌”。
針對事件4、8,2臺機組2次給水流量低導致MFT均是因為高加退出時,高加進出口門已關而旁路門未及時打開導致給水中斷。高加進出口門及旁路門設計均為電動門,采用的是AUMA電動頭。在機組調試期間,7號機組曾2次出現該門中間卡澀。經檢查,由于旁路門前后壓差較大,門體上安裝了一平衡閥,在運行時必須開啟該閥才能保證旁路閥的正常開啟。檢查電動頭,2個都存在計數器故障,導致限位開關只能保證全開或全關,供貨商多次處理后動作正常,但高加進出口門及旁路門的動作時間能否滿足“給水流量低”不誤發動作MFT還需在運行過程中做動態試驗。針對事件6,采用的是國產一體化電動頭,凝結水管道振動較大,在電動頭上增加了支撐降低振動,確保電動頭不因振動損壞;更換了快速電機驅動出口門,減少了該電動門的開關動作時間。
三、結束語
因荊門熱電廠三期2臺600MW機組為新建機組,設備問題、設計原因及運行人員對系統、邏輯的不熟悉均易導致機組非計劃停運,對一些情況邏輯調試過程中也難以發現。通過對每一次非停事件的統計、分析,舉一反三的整改,該機組各項功能必將逐漸趨于完善,非停也將盡可能的避免,為機組安全、經濟運行創造良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