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商
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資料大小
1.9MB資料圖片
下載次數
11次資料類型
PDF 文件瀏覽次數
56次摘要:為探究獼猴桃果實采后淀粉降解規律,本試驗以紅陽(HY)和翠玉(CY)獼猴桃果實為材料,比較分析了不同品種獼猴桃果實采后淀粉含量變化以及淀粉降解相關基因的表達模式。結果表明,獼猴桃采后25℃貯藏過程中,HY獼猴桃果實硬度迅速下降并伴隨出現乙烯躍變,CY果實硬度緩慢下降但并未出現乙烯釋放高峰。2個品種獼猴桃果實的淀粉含量隨貯藏時間的延長顯著下降。掃描電鏡(SEM)結果顯示,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2個品種獼猴桃果實淀粉粒表面的光滑球面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消化和破碎,說明淀粉存在酶促降解。同時,HY獼猴桃果實貯藏后期的乙烯釋放速率極顯著高于CY獼猴桃(P<0.001)。HY獼猴桃果實外果肉中淀粉含量在貯藏前期(0~2 d)極顯著高于CY獼猴桃(P<0.01),但在貯藏后期(8~12 d)極顯著低于CY獼猴桃(P<0.001);HY獼猴桃果實果心中淀粉含量在貯藏前期(2~4 d)與CY獼猴桃無顯著差異,但在貯藏后期(6~12 d)極顯著低于CY獼猴桃(P<0.001)。本研究結果為進一步揭示獼猴桃果實采后淀粉降解機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不同品種;獼猴桃;采后貯藏;淀粉降解;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