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粉塵防爆配電箱現在全國開始推行粉塵防爆箱體
作業場所、生產線上,原料或產品的運輸貯存中所產生的各種粉塵,如糧食粉塵、纖維粉塵、藥物粉塵、化學藥品粉塵、金屬粉塵、礦物粉塵等上千種粉塵,都有發生爆炸的可能性。隨著生產工藝自動化程度的提高和粉末工藝的廣泛應用,各種粉爆事故不斷發生,粉塵爆炸危害性問題引起了各國政府和有關人士的高度重視,粉塵防爆標準已經成為我國安全生產標準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粉塵防爆箱體,粉塵防爆配電箱
粉塵防爆箱體標準化工作概況
粉塵防爆箱體,粉塵防爆配電箱 西方工業國家對粉塵爆炸問題的研究,起步較早,20世紀初,歐美國家就開始建立實驗室進行粉塵爆炸研究。在20世紀40年代中期,德、美等國就建立了粉塵防爆國家標準。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期,粉塵防爆研究較為活躍,在歐洲進行了一系列大中型爆炸試驗,在爆炸機理研究上有了很大進展,防爆方法與標準趨于統一,IEC與ISO標準陸續出臺。20世紀90年代以來,歐洲標準化委員會設立了一系列粉塵爆炸的研究項目,組織歐洲各國進行研究,研究包括容器與管道的組合體大型爆炸試驗等,作為修改防爆標準的研究基礎,以建立統一的歐洲標準。歐洲標準化委員會在20世紀90年代還成立了CEN/TC305“爆炸性氣氛危險區爆炸預防與防護標準技術委員會”(簡稱非電氣防爆標委會),該標委會涉及的范圍包括可燃氣體、蒸汽、霧/與粉塵同空氣混合物的防爆。CEN/TC305標委會作為工廠粉塵與氣體的防爆標委會,其中也有礦山的內容。它與防爆電氣標委會CEN/TC31、供氣系統與壓力試驗標委會CEN/TC 234/WG2、地下礦山安全機械標委會CEN/TC196有聯席制度。目前,在世界上性的粉爆標準化組織還有美國的防火協會(NFPA),該協會已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粉爆標準體系。
我國雖然于20世紀50年代對煤礦爆炸進行了研究,但工廠粉塵爆炸實驗研究卻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當時工業開始快速發展,粉塵爆炸事故也隨之多起來,有關科研機構開始了粉塵爆炸研究。1987年,哈爾濱亞麻廠發生了特大粉塵爆炸事故,造成58人死亡、65人重傷、112人輕傷。這起事故引起了全國震動,原勞動部等部委直接組織專家進行了事故調查。此后,國家設立了粉塵爆炸科研項目,建立防爆示范工程,按國家標準建立粉塵爆炸性實驗室;成立了“全國粉塵防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使我國粉塵防爆工作進入法制軌道。全國粉爆標委會成立以后歷經3屆委員會,共頒布了11項國家標準,粉塵防爆箱體,粉塵防爆配電箱
這些標準是:
GB/T 18154-2000監控式抑爆裝置技術要求;
GB 17440-1998糧食加工、儲運系統粉塵防爆安全規程;
GB 17918-1999港口散糧裝卸系統粉塵防爆安全規程;
GB/T 17919-1999粉塵爆炸危險場所用收塵器防爆導則;
GB/T 15605-1995粉塵爆炸泄壓指南;
GB/T 15604-1995粉塵防爆術語;
GB 15577-1995粉塵防爆安全規程;
GB 16543-1996高爐噴吹煙煤系統防爆安全規程;
GB 19081-2003飼料加工系統粉塵防爆安全規程;
GB 17269-2003鋁鎂粉加工粉塵防爆安全規程;
GB 19881-2005亞麻纖維加工系統粉塵防爆安全規程。
2005年,*對國家標準進行了清理工作,粉塵防爆的11項標準經清理評價后,有8項標準列入國家標準修訂計劃。2006年,根據安全標準的主管部門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的統一部署,全國粉塵防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撤消,粉爆標準由全國安全生產標準化委員會粉塵防爆分技術委員會歸口管理。
工廠粉塵防爆配電箱現在全國開始推行粉塵防爆箱體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