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商
南京峟思工程儀器有限公司資料大小
70.5KB資料圖片
下載次數
0次資料類型
WORD 文檔瀏覽次數
46次礦山作為資源開發的核心場景,其安全監測直接關系人員生命與資產安全。傳統監測依賴人工巡查和單一設備,難以應對復雜地質變化與突發風險。峟思科技依托智能傳感器集群與云端分析技術,為礦山打造“感知-預警-決策"全鏈路智能監測體系,讓安全隱患無處遁形。
一、礦山安全監測的三大核心挑戰
礦山開采面臨山體滑坡、巖層位移、滲水透水等重大風險,傳統人工巡檢存在三大痛點:
數據滯后:人工測量周期長,難以及時捕捉突發性形變
盲區隱患:復雜地形導致監測覆蓋不足
預警薄弱:依賴經驗判斷,缺乏智能決策支持
二、峟思智能監測方案的核心技術矩陣
針對礦山場景,峟思構建"端-邊-云"立體監測體系:
1. 地質結構監測層
固定式測斜儀:0.01mm/m精度捕捉邊坡傾斜變化
振弦式多點位移計:監測30米深度內的巖土位移
振弦式滲壓計:0.1kPa壓力感知精度,提前72小時預警透水風險
2. 工程結構監測層
振弦式鋼筋計:實時監測巷道支護結構應力變化
靜力水準儀:建筑基礎沉降監測
振弦式錨索測力計:2000kN量程覆蓋各類錨固場景
3. 智能物聯中樞
MCU自動化測量單元:1臺設備集成8種傳感器接口、支持200+節點組網
峟思云平臺:自動生成報告,實現趨勢預測
移動端小程序:秒級預警信息推送
三、智能傳感技術的三重防護價值
全天候感知 → 200+監測點同步采集
毫米級精度 → 較人工監測效率提升50倍
多維數據融合 → 水位/位移/應力參數交叉驗證
四、行業解決方案定制服務
峟思工程師團隊提供:
√ 輔助布點規劃及安裝指導
√ 5G/WIFI/LoRa多模傳輸方案
√ 監測數據平臺展示
結語:從“人防"到“智防",構建礦山安全新生態
峟思智能監測方案通過傳感器網絡的“全天候感知"、云端平臺的“分析預判"、移動終端的“秒級響應",重新定義礦山安全標準。無論是露天礦邊坡穩定性監測,還是井下透水風險預警,峟思用數據為礦山筑起“數字安全屏障"。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