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下游】5月11日,第七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數據結果公布,14.1178億人口之下,一系列問題引起廣泛關注:老齡化趨勢嚴峻;低生育率帶來的沖擊;“單身經濟”的隱憂。
從更宏觀的角度看,我們正處在人口結構重要轉型的歷史性進程當中。而適齡勞動力降低將進一步倒逼我國產業升級,服務機器人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這個新興產業在抗疫期間被廣泛認知,正在快速走進人們的生活,衍生出眾多細分領域,例如替代勞動的功能性機器人、注重語言交互的陪伴型機器人、新奇有趣的觀賞型機器人等等。
在商業化探索百花齊放,“切實解決實際問題”成為市場的重要呼聲的當下,能滿足這一需求的機器人就顯得代表性。資料顯示,服務機器人企業坎德拉科技“分體式”服務機器人,多種功能自主切換,具備極高的功能擴展性和定制化響應能力,也能適應更加復雜的場景。
這種獨特的產品形態和服務模式,讓坎德拉在服務機器人領域獨樹一幟,也讓這個行業的發展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間。
本文圍繞人口普查數據,結合“坎德拉模式”帶來的啟發,探討在可見的趨勢下,服務機器人能為這些挑戰做些什么。
老齡就業市場的優化路徑
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18.7%,約2.64億人,老齡化加深對醫療和養老保障體系提出更高要求,而更為緊迫的挑戰則出現在用工難題上。
以環衛行業為例,2020 年末,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 63.89%,根據《“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的目標,未來仍有更多城市不斷地釋放用人需求,需要環衛工維護和建設。
與之相反的,是不斷減少的環衛工,以至于這一群體從業年齡逐年升高,50歲以上中老年人比例高達82%,招工難是避無可避的困境,隨之派生的安全隱患、勞務矛盾等
話題更加尖銳。
目前,無人環衛車的出現正在有效緩解這一問題,從坎德拉陽光無人車的應用案例來看,通過自主切換
功能模塊,一臺無人車可獨立完成垃圾識別、自動清掃、抑塵洗地、自動開蓋、垃圾運轉、傾倒等環節,全程無人化完成。
這種多功能、全流程覆蓋的服務模式可以大幅減少重復性工作,幫助環衛工群體逐漸脫離繁雜的體力勞作,從而讓環衛工更多地成為智能移動終端的管理者、環境衛生的巡查者。與行業中更多的單功能設備相比,能更好的解決場景難題,一機多用的同時也減少學習適應成本,更好地實現降本增效。
未來幾年,這類場景的服務機器人將向著全面化、系統化發展。例如更加復雜的人行道清掃、垃圾智能分類以及自動化垃圾運轉站等。用以解決環衛工行業的用人難問題,也將改變基層從業者的工作模式、工作環境。
站在更遠的視角,服務機器人行業作為“補充”和“升級”進入到老齡就業市場中時,有更多的價值點可以探索和完善。例如通過機器人承擔更多重復性體力勞動,同時賦予人管理者的身份,或許可以解放更多老齡人的時間和精力,有利于隔代撫養,從而間接促進生育率,眾多歷史研究證明了這一規律。
精細化趨勢下的智慧服務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20年我國育齡婦女總和生育率為1.3,要知道,在60年代的多數年份里,中國的生育率都保持在6以上。從6掉至1.3,甚至低于“少子化”的代表性國家日本(日本生育率為1.36)。
整體來看,短期內仍有可觀的青壯年人口,但幾代人熟悉的“人口紅利”即將發生改變,工業化、數字化等諸多趨勢的影響下,低生育率、“單身經濟”似乎避無可避,人的獨立性加強、個性化需求正在成為主流。
對應在服務機器人中,就是精細化、定制化的服務能力,在坎德拉公司的應用案例中,服務機器人以5G+物聯網,以及云端調度系統的協同,實現IOT設備的互聯互通,能夠自主過閘門、上電梯,通過與室外無人車的無縫接駁配合,還能做到跨樓棟接力式運轉,完成室內外全場景一體化服務。
這一能力使得快遞、外賣等物品從室外的接收分揀,到室內的精細化分配,實現全程無人化運行。
我們可以看到,快遞柜收費的爭議、配送員出入樓宇的管理問題、以及收取件時的人身騷擾風險等社會問題,隨著服務機器人的發展,可以得到有效解決。坎德拉的燭光機器人支持用戶預約收取件,準時上門服務,運行過程中數據可上傳至手機APP可視化平臺,相當于多了一臺機器人管家。
多功能的特點使得燭光機器人可以不間斷運行,通過自主切功能模塊來執行多種任務,物品配送只是其中之一,它還具備空氣消毒、地面清洗、接待引導、新零售、安全巡檢等功能,廣泛應用于醫院、樓宇、酒店等多個場景。
更加智能化的服務正在實現當中,例如通過機器人購買商品和支付,機器人自主前往地點,收取物品再送貨上門。醫院場景中,機器人則可通過大數據與AI算法,精準同步各個科室的工作時間、工作量和需求,規劃最優路徑前往各個地點進行藥品配送、消毒、垃圾運轉等服務,使得醫護人員脫離繁雜的記錄和運轉工作,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診斷與陪護中。
在良好的社會環境與一定的經濟基礎中,“人口紅利”的褪去,也會使“人文紅利”逐步上升。智能化浪潮下,服務機器人如何更好地實現“人機共存”,提供更多富有實際意義的價值,這些期待將很快呈現在我們眼前。
(原標題:人口普查之后,服務機器人的應用與思考)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