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產業】你今天被“植樹”刷屏了嗎?3月12日,也就是今天是一個特殊的節日——植樹節。盡管這一天我們并沒有假期,也不會收獲到什么特殊的祝?;蛘叨Y物,但是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這一天都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植樹節的誕生可以追溯到1915年,而我們熟悉“3·12”植樹節則是1928年出現,1979年正式設立的。而植樹節的目的其實也很簡單,就是要求大家愛護樹木,并鼓勵大家積極參與到植樹造林的活動中。從長遠角度考慮,植樹節的存在對于國家林業建設以及宣傳森林效益,改善環境、建設綠色中國有重要意義。
對于植樹節的記憶,相信不少人會停留在在學生時代組織的春游和義務植樹。事實上,今年已經開展全民義務植樹以來的40周年了。在這么多年中,除了有學校、單位組織的義務植樹意外,更誕生許多新奇的植樹模式。而這自然也為我么過年帶來許多積極的影響,例如北京在這40年間創建了首都森林城鎮30個,首都綠色村莊1026個,綠化覆蓋率更是高達48.5%。
而從國家建設的角度來看,近年來無論是退耕還林的開展,還是森林建設本身都收獲了很好的成果,航拍大興安嶺林區,畫面中呈現的也是一片綠意盎然。不過在這片綠色的背后,蘊藏著的是幾代人不斷的努力。
植樹造林雖然說起來輕描淡寫,但實際操作起來卻十分復雜。就樹木本身來說,“春種”“夏修”“秋撫”“冬護”每個季節都不能馬虎,而對于森林本身來說,如何提升其生態多樣性,如何保護其自然安全也是不容忽視的點。事實上,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如今的林業建設工作也早已不是簡單的“種樹苗”那么簡單了。
如今的林業建設,本身和自然環境的保護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這種聯系不僅僅是因為森林建設本身有利于提升自然環境水平,而是保護自然環境本身也有利于綠水青山的建設與發展。對于林業工作者來說,“一個地方要種什么樹”“怎么種”“種了之后怎么養”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而實際開始建設的時候,也會實現對周圍的環境進行基本的考察,包括當地的土壤情況,例如檢測土壤中礦物含量、土壤中的水分等等;再比如周圍的水質是否存在污染……這些過程中涉及到了大量的科學儀器。而隨著樹木的種植以及成長,土質也會因為林業生態的完善而得到提升,這時候可以引入那些新的植被有需要注意那些問題都需要進一步考慮,因此這個檢測工作其實是要定期進行,長期執行的。
種了之后自然要考慮養的問題。對于森林來說,許多自然災害都是致命的,比如森林火災,又比如災難性氣候。因此對于林業建設來說,環境監測同樣是不能忽略的工作。一方面,需要對周邊氣候有一定的把控,確保能提前預防重大災害出現,減少損失;另一方面,遇到森林火災也需要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發現問題,并及時滅火,減少損失。
除了這些之外,更重要的是“種植”理念。事實上,植樹節的意義就是為了推廣理念,而對于保護自然環境、建設綠色中國來說更是如此。如果要造林,普通老百姓除了捐款或者提供一些建議,其他能做的其實很少,但是對于環保來說,只要每個人都注意自己的行為,愛護樹木,低碳生活,那么積少成多,對于環境發展以及建設綠色中國就有非常大的價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