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深度】中國社科院榮譽學部委員馮昭奎介紹,在500余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我國有220多種產量位居,但在世界工業產品品牌當中,自有品牌只有1個。
雖然中國品牌發展呈現良好態勢,但關鍵核心技術研發不足,創新體系仍需完善,中產品和服務有效供給欠缺等問題,成了當前我國制造業大而不強的“命門”。
為貫徹落實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精神和《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促進制造業產品和服務質量提升的實施意見》(工信部科〔2019〕188號),著力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工信部發布了2020年工業質量品牌建設有關事項通知。
通知提出,鼓勵圍繞中國品牌日策劃組織專題活動,指導開展中國工業品牌之旅、品牌故事大賽、品牌創新成果發布等活動,持續提升工業品牌形象。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發展,我國已成為世界制造大國,但還不是制造強國,其中一個突出表現就是制造業品牌建設大大落后,品牌數量及影響力與世界相比存在較大差距。
作為制造業重要組成部分的
儀器儀表制造行業,在國內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的推動下,不斷發展壯大。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儀器儀表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700.4億元,同比增長5.9%。
雖然國內儀器儀表制造業在不斷發展壯大,但是我國儀器儀表品牌建設卻遠遠落后于儀器儀表制造。在經濟一體化的今天,站立在市場競爭核心位置的是品牌。縱觀世界上的儀器儀表企業(如賽默飛、島津、安捷倫、艾默生等),無一不是用戶心目中響當當的品牌。
在物質生產、產品或服務同質化嚴重的今天,品牌已經成為同類產品之間相互區分的主要標志。擁有品牌,尤其是強勢品牌就會擁有更多的關注,更強的競爭力。《中國制造2025》明確提出將加強品牌建設作為9項戰略任務重點之一,鼓勵企業追求品質,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產品。
為推動儀器儀表制造業品牌建設,重慶市啟動了全國儀器儀表產業創建示范區建設,依托重慶儀器儀表產業集群優勢,做大做強,促進品牌戰略的實施。儀器儀表企業作為儀表品牌建設的主體,也不斷加強自身品牌建設。比如上海儀電科儀成功建設了 “上分”、“棱光”、“雷磁”、“申光”、“儀電物光”等品牌,頗受市場青睞和認可。
品牌的力量雖大,但只有產品質量過硬,品牌才能長久。那些經常被提及的國外儀器儀表品牌無不是以過硬的產品質量立足。儀器儀表制造企業要練好品質內功,深入踐行“工匠精神”,不斷強化質量意識,只有過得硬的產品,品牌才能發揮應有的價值。
誠然,品牌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儀器儀表企業從產品研發、質量管理、視野等方面久久為功,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樹立起自己的品牌,實現企業的長久發展,推動我國儀器儀表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為助力優秀儀表品牌推廣,儀表網聯合旗下儀表網微信(ybzhan)、儀表站(app)聯合組織的“2020年度第六屆儀表關注品牌”盤點活動正式啟動,歡迎廣大優秀儀表企業積極參與。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