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標準】3月16日,全國
流量計量技術委員會發布了《孔口流量計校準規范》征求意見稿,并面向各單位征求意見。意見反饋郵箱為cutewlf@163.com或lich@nim.ac.cn,截止時間2020年4月15日。
孔口流量計又名流量校準儀,是以孔口為主體的裝配在管末的流量標準器。孔口流量計應用于環境監測,衛生防疫、工業過程控制等領域。在環保部門粉塵、 TSP、PM10 等流量的采樣器的流量校準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同時自身也直接應用于要求較精確的環保領域。隨著我國大氣環境綜合治理的加強,總懸浮顆粒物采樣器越來越多,而其中所使用的標準器孔口流量計的計量校準需求也日益增加。流量的準確性直接關系監測數據的準確性,監測數據的準確性事關國之大計、民生之大計。
目前檢測孔口流量計基本上是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行業標準HJ/T368-2007《標定總懸浮顆粒物采樣器用的孔口流量計技術要求與檢測方法》,但是該標準規定的技術指標(規定孔口流量計誤差±2%)與 JJG943-2011《總懸浮顆粒物采樣器》的規程相矛盾(規定孔口流量計誤差±1%),標準與規程的不統一。檢定規程 JJG 640-2016《差壓式流量計》,針對的差壓流量計是有兩個取壓口,而且有前后直管段的要求,而孔口流量計比較特殊,只有一個取壓口,另一端口直通大氣,而且沒有前后直管段的要求。 《差壓式流量計檢定規程》并不適用于孔口流量計。
因此孔口流量計校準規范的出臺是判定孔口流量計是否規范、是否能夠檢測總懸浮顆粒物采樣器的依據,也是環保行業監測數據是否準確的手段,更是量值傳遞的保證。
本規范依據 JJF 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JJF 1001-2011《通用計 量術語及定義》、JJF 1059.1-2012《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JJF 1004《流量計量名 詞術語及定義》等規范編寫。
本規范參考了 JJG 640-2016《差壓流量計檢定規程》、HJ/T 368-2007《標定總懸浮 顆粒物采樣器用的孔口流量計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HJ/T 374-2007《總懸浮顆粒物采樣 器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ISO 5167.2:2003 Measurement of fluid flow by means of pressure differential devices inserted in circular cross-section conduits running full — Part 2: Orifice plates(用安裝在圓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壓裝置測量滿管流體流 量 第 2 部分:孔板)、ANSI/API 2530/ACA Report No.3 /Part 3/Section 3—Concentrtc, Square-Edged Orifice Meters/Chapter 14—Natural Gas Fluids Measurement(天然氣 流體計量——同心直角邊孔板流量計),1992 edition、法制計量組織(OIML)的國 際建議 R137-1&2::212《氣體流量計》(Gas meters)的標準規程,結合我國孔口流量計 的技術水平及行業現狀進行制定。
本規范按“JJF1071-2010 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的要求,確定規范結構, 增加了引言、引用文件和計量單位;規范了術語,“差壓孔口流量計、“孔口流量計”、“流量系數”;規定了孔口流量計結構,可以由一次裝置(包括節流件、取壓裝置和后端直管段)和二次裝置(差壓變送器和流量顯示儀表)組成;規定了孔口流量計大允許誤差與擴展不確定度參考范圍;規定了具體的校準環境條件以及主標準器和配套設備的技術參數要求;規定了校準介質應為單向、穩定、充滿檢定裝置管道、無可見顆粒、纖維等清潔的氣體;規定了校準項目為示值誤差、重復性;規定了校準方法可以為負壓法和正壓法;規定了在孔口流量計的測量范圍內均勻地選取至少3個校準點,為Qmax(大流量)、(Qmax+Qmin)/2、Qmin(小流量)三流量點;規定了每點校準次數為3次,以及誤差和測量不確定度的計算方法;復校時間間隔由使用者根據儀器使用情況、儀器本身性能等因素所決定,一般建議復校時間間隔不超過1年;在附錄A中給出了校準記錄的參考格式,附錄B給出了孔口流量計不確定度評定的兩種方法示例,附錄C中給出了校準證書參考內頁信息。
本規范主要內容包括:封面,扉頁,目錄,引言,范圍,引用文件,術語和計量單位、概述,計量特性,校準條件,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校準結果表達,附錄(校準記錄的參考格式,校準證書的(內頁)參考格式等)。
本規范為發布。本校準規范適用于標定顆粒物采樣器等以孔口流量計為原理設計的流量計的校準(流量≥10L/min)。(更多詳情請見附件)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