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標準】2019年12月31日,全國環境化學計量技術委員會發布了《
高錳酸鹽指數分析儀校準規范》征求意見稿,為了使規范能更廣泛適用和更具操作性,特向全國各有關單位征求意見,征求意見截止時間為2020年 2月11日,意見反饋郵箱為luom@simt.com.cn和fenghx@simt.com.cn。
高錳酸鹽指數分析儀是將待測水樣加入已知量的高錳酸鹽和硫酸進行酸化,加熱消解后,使得樣品中有機物和無機還原性物質氧化,加入過量草酸鈉還原多余高錳酸鹽后,再次通過高錳酸鹽試劑滴定,使用電位法,比色法等檢測方法,對實驗結果進行處理,通過電位信號或比色信號與樣品濃度成正比,從而對樣品進行定量分析。
儀器主要由加熱部分、加液部分、檢測部分和數據處理系統四部分組成。按照儀器的加熱方式分類,可將儀器分為水浴加熱、油浴加熱和電浴加熱三大類。按照儀器的檢測方式分類,可將儀器分為電位法和比色法兩大類。
隨著我國對環境保護和治理的越發嚴格,該儀器在環境保護、醫療衛生行業的使用日趨廣泛,主要應用于環境保護、醫療衛生等領域的科學研究和監測。
2002年以來,《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開始實施。國內各地對COD排放管控力度的不斷加強。目前,基于CODMn法原理的高錳酸鹽指數分析儀,作為COD的主要監測手段之一,已獲得業界的普遍共識。這就將高錳酸鹽指數分析儀放在一個特別突出的位置,該系統量值的準確及可靠與否將對COD的排放監管產生重要影響。
通過檢索國內外相關標準發現:針對該系統的計量技術法規還沒有,暫時參照JJG975-2002《化學需氧量(COD)測定儀檢定規程》和JG814-2015《電位滴定儀檢定規程》(僅參照檢測項目和方法),校準方法為CODCd法比色,具體的校準項目主要包括:儀器示值誤差、儀器重復性、溫度示值誤差和均勻性、消解時間示值誤差等。CODCd法的大問題是不能真正測量低含量COD的實際量值問題,不同廠家的設備校準結果大同小異,區分度不大,遇到低含量COD,無法對實際情況下測試結果的準確度進行界定。所以必須盡快引入CODMn方法,以實現與現實情況的契合,用實際情況被校樣品展開儀器示值誤差、溫度示值誤差和滴定管容量大允許誤差等的溯源,和CODCd校準方法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量傳流程。
目前,上海市計測院化學所已獲批承擔上海市《高錳酸鹽指數分析儀校準規范》的制定工作,并且肩負著對全國該類產品技術把關的重要責任,有必要將該地方計量技術法規升級為國家計量技術法規,達到更好地服務產品技術監管及技術升級的目的。
JJF1001—201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JJF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和JJF1059.1—2012《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共同構成本規范制訂的基礎性系列規范。
本規范參考了參考了等文件中的技術要求和檢驗方法。JJG975-2002《化學需氧量(COD)測定儀檢定規程》、JJG814-2015《電位滴定儀檢定規程》、GB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和GB11892-1989《水質 高錳酸鹽指數的測定》。
本規范為發布。本規范適用于CODMn的高錳酸鹽指數分析儀的校準。本規范不適用于CODCd的化學需氧量分析儀等檢測儀器的校準。(更多詳情請見附件)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