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下游】在2018年下半年增速放緩之后,2019年
工業機器人市場進一步下滑。需求疲軟和汽車生產率停滯不前給工業機器人市場帶來了巨大的下行壓力。然而,近日,市場研究機構Interact Analysis已發布了一份報告,稱有理由對工業機器人市場感到樂觀,工業機器人和整個自動化領域的長期驅動力仍然非常強勁,這加速了在新應用中使用機器人的普及率。
此外,通過補充傳統工業機器人無法解決的市場部分,包括較小負載和低成本機器人以及協作機器人在內的各種類型的機器人的出現進一步促進了增長。
2019年,工業機器人市場的收入下降了4.3%,而單位發貨量的增長則持平。經濟放緩、貿易戰和汽車業需求疲軟是市場放緩的主要原因。不過當前下降速度已經縮小,預計2020年工業機器人的投資將再次回升,預計2023年將有超過56萬臺工業機器人發貨。近年來,朝著更緊湊和更小尺寸的機器人方向發展的趨勢非常強勁,這種趨勢將在預測期內繼續。
協作機器人的增長率(2018年至2023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27.6%)一直于機器人行業,預計在整個預測期內仍將保持快的增長速度。四大巨頭(Fanuc、Yaskawa、ABB和Kuka)繼續占據市場主導地位,預計2018年占市場的56.4%(按收入計算)。
2018年,中國在工業機器人市場的收入份額為27.3%,單位出貨份額為43.9%。Interact Analysis預測,2023年中國市場將占工業機器人裝置出貨量的一半。日本占機器人產量的50%以上,但中國的產能和產量仍在繼續增長。與機器人制造相關的競爭和規模經濟將進一步降低工業機器人的成本。
“盡管工業機器人市場面臨著挑戰,但有明顯跡象表明,該行業正在多元化并為未來的重大增長奠定了基礎,這是一個更令人興奮的操作空間。”該報告作者評論道。
勞動力短缺和提高效率的動力意味著中國將成為協作機器人貨量增長快的地區。對簡單、成本效益高、入門級機器人的需求,以及中國圍繞工業設備的法規,推動了僅供應本地市場的中國合作機器人制造商的增長,這無疑扭曲了市場數據。預計未來5年,中國以外地區的增長率仍將以超過30%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
Interact Analysis合作機器人首席分析師Maya Xiao表示:“ 協作機器人市場仍然相對不成熟,但是Interact Analysis的研究已經確定了在工業和非工業環境中明顯的潛在增長領域,從而使制造商能夠有效應對并采取行動。”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