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儀表網 儀表下游】11月24日,世界千米深井接地極驗證試驗結束,經過測試,對比分析各項性能參數,試驗正式宣布成功。此次試驗的成功意味著南方電網已自主掌握深井接地極工程應用全套技術,同時也標志著我國在直流輸電領域取得了又一戰略性突破。
接地極是在高壓直流輸電系統中,為實現正常運行或故障時,以大地作為電流回路的運行而專門建造的一組裝置的總稱,是直流輸電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接地極是建在地表層兩到四米深的地方,占地面積可達到近1平方公里,相當于2300多個籃球場大小,這給選址帶來了較大難度。
2017年5月11日,南方電網研發的深井型接地極技術正式開工,這開啟了千米深井型接地極建設的新時代,標志著直流輸電技術發展取得又一戰略性突破。為將設備順利安裝到直徑只有445毫米的空間內,南方電網的技術團隊需要將深井垂直度控制在小于3%,同時必須攻克了深井內水壓大、溫度高等系列難題。
經過研究,南方電網把水平接地極變成垂直的,向地下深入千米,既可以大規模節約土地資源,又能提供更為安全可靠、環境友好的運行方式。同時南方電網研發了一套溫熱在線監測系統,還花了大量的時間解決深井下面電纜接頭的密封問題。
經過接連四日的測試,深井接地極接地性能參數滿足直流接地極運行要求,印證了理論分析和計算模型的正確性,實現了深井接地極技術從理論到工程實踐的戰略性突破。
這次試驗有效檢驗了工程設計與施工質量,更是實現了技術工程應用的轉化,為后續直流工程設計提供了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也將我國乃至世界直流輸電技術發展。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