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儀表網 儀表研發】遼寧沈陽儀表科學研究院研發創新中心宋華東、馬軼男和汪忠偉團隊的“電磁全息傳感油氣管道智能內
檢測儀器”項目,在首屆中國創新方法大賽全國總決賽中獲得一等獎。
石油天然氣管道運輸被稱為國家的“能源血脈”,對國民經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管道內檢測是公認的保障管道安全運行的有效手段。然而此前,我國的油氣管道監測市場均被歐美等發達國家壟斷。在此過程中,除了被收取高額的服務費用(約300萬元/百公里)外,更為關鍵的是,管道運行和地理坐標等國家機密信息將全面外泄,對我國國防安全構成潛在威脅。
面對管道智能檢測領域巨大的發展空間,沈陽儀表科學研究院研發中心嘗試利用企業間合作方式獲得項目研發所需資金。在開展陸地石油天然氣管道智能內檢測技術研究的同時,研發中心還將目光投放到了海洋在役油氣管道智能內檢測技術領域,與東北大學、中海油能源發展裝備技術有限公司聯合申報的國家自然基金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成功獲批。
經過堅持不懈的研究,沈陽儀表科學研究院圍繞“三軸漏磁和脈沖渦流復合異構場檢測技術”在油氣管道管壁缺陷檢測領域的應用開展技術攻關,重點突破管壁缺陷電磁全息成像技術、管道機器人整機集成技術、管道機器人定位技術、缺陷與壽命評價技術等關鍵技術,成功實現了電磁全息傳感油氣管道智能內檢測儀器的研發。
首屆中國創新方法大賽全國總決賽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學技術部及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本次大賽主題為“創新創業,方法先行”,來自全國32個賽區的150支代表隊(項目)進行對決,角逐大賽各獎項,參賽企業涵蓋機械、電子、材料、化工、新能源、交通等39個行業。經過嚴格的區域賽選拔后,終評選出的企業創新團隊和創新項目參加全國總決賽。
創新方法是人們通過研究有關創造發明的心理過程,是在創造發明、科學研究或創造性解決問題的實踐活動中總結、提煉出的有效理論、方法、工具的總稱。通過本次大賽的舉辦有利于進一步激發一線科技工作者創新爭先熱情,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推廣應用創新方法,助力創新驅動發展。
(資料來源:匯博光學、機械專家網、沈陽儀表科學研究院)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