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企業】蔡司是光學和光電行業的測量科技企業。近,蔡司集團公布了2015/16財年業績情況(截至2016年9月30日),財報顯示,蔡司集團2015/16財年的營收和盈利均實現了創紀錄的水平:營收增長8%達到48.81億歐元(上年同期:45.11億歐元)。息稅前利潤(EBIT)為6.15億歐元,息稅前利潤利潤率為13%,顯著高于去年的3.69億歐元。蔡司集團收到訂單也超過了50億歐元。
2015/16財年是蔡司集團迄今為止成功的一年:“我們為提高競爭力而推出的各項計劃現在真正實現了,我們的整個投資組合也十分有助于收益的健康增長,報告期內所有業務部門都實現了增長。” 蔡司集團總裁兼執行官Michael Kaschke博士表示,“盡管半導體市場呈現降溫趨勢、新興市場增長勢頭減緩,但我們依舊保持增長。”四大部門強勁增長
在研究和質量技術部門,工業計量業務集團業績的增長特別受益于強大的汽車市場和其智能生產解決方案。顯微鏡業務集團已經實現了周轉,并回到了增長的軌道。醫療技術部門正在激烈競爭的醫療保健市場上保持地位,并繼續擴大其地位。由于成功的新產品推出,視力保健/消費品部門也正在強勁的增長。
盡管在2015/16財年的半導體市場上還沒有看到可持續的上升,但半導體制造技術(SMT)業務部門在深紫外(DUV)光刻系統中的穩固業務繼續增長,為未來導向的極紫外(EUV)光刻提供了進一步的積極推動力。另外,芯片行業的設備供應商——荷蘭公司ASML,將以10億歐元的收購價收購子公司卡爾蔡司SMT 24.9%的少數股權,同時,ASML將在卡爾蔡司SMT公司直接投資約7.6億歐元用于研發,設備和其他設備。與荷蘭公司ASML擴大合作伙伴關系,必將對促進DUV、EUV相關技術開發發揮重要作用。
財經摘要
蔡司集團業務近90%在德國境外。在2015/16財年,蔡司在亞太地區特別成功,收入總額為11.23億歐元。貨幣調整后相當于比上年增長17%(9.53億歐元)。僅中國的收入達到5.04億歐元(上年:3.9億歐元),增長達29.2%。憑借其在新興市場的直接業務,貨幣調整后蔡司在增長率為16%,達到9.95億歐元(上年:8.83億歐元)。
在2015/16財年,研究與開發活動的支出總額仍然保持在上一年的高水平。考慮到來自第三方的補貼和融資,損益表中確認的研發費用為4.36億歐元(上年:4.66億歐元)。
蔡司在2015/16財年,廠房和設備總投資額為1.54億歐元(上年:1.6億歐元)。相比之下,貶值總額為1.55億歐元(上年為1.5億歐元)。在報告日,凈流動資金總額為5.68億歐元(2015年9月30日:3.74億歐元)。自由現金流大幅增加至7.90億歐元(上年:4.77億歐元)。該公司的股本為14.16億歐元,相當于25%的不變的股權比例。 “總體而言,公司的財務狀況繼續非常堅實,因此,我們集團的融資空間也相應高。因此,我們非常注重如何通過額外的投資和收購來戰略性地補充我們的投資組合。”Carl Zeiss AG財務官Thomas Spitzenpfeil說。
雇員
員工人數增加了2%。在報告日,蔡司在擁有25,433名員工(上年:24,946名)。增長快的是亞太地區,那里有超過560名新員工,在這個地區,員工人數已增加到4,788人(上年:4,227人)。
展望:“進一步增長”
2016/17財年預測預計增長溫和放緩。增長動力將在一些新興市場出現輕微放緩,而從角度看,這些市場將繼續經歷顯著增長。即使某些事態發展(例如增加保護主義,引起關注),蔡司將仍然保持積極的前景:“我們將繼續前進,以進一步增長來實現我們的目標。我們將會取得成功,因為我們的投資組合是平衡的,因為我們將繼續實施2020年議程及其計劃來不斷提高競爭力。”Kaschke說, “在2016/17年度,我們預計營收和整體息稅前利潤將有輕微的增長。”
蔡司是在光學和光電子行業經營的的技術企業。蔡司致力于開發和行銷光刻技術、測量技術、顯微鏡、醫療技術、眼鏡片、相機與電影鏡頭、望遠鏡和天象儀技術。
蔡司集團分為研究和質量技術、醫療技術、視覺保健/消費品和半導體制造技術四大部門。蔡司集團在40多個國家設有代表,擁有超過50個銷售和服務地點,30多個制造基地和約25個研發基地。在2015/16財年,公司創造的收入約為49億歐元,員工約25000人。公司于1846年在耶拿成立,總部設在德國Oberkochen。 Carl Zeiss AG是管理蔡司集團的戰略管理控股公司。該公司由Carl Zeiss Stiftung(Carl Zeiss基金會)全資擁有。
(原標題:蔡司2016營利雙收:營收近49億歐元 中國區增長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