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下游】本月,歐洲石油公司MOL Group向投資者傳遞了一個明確信號:其關鍵市場的燃料需求必將下降。
荷蘭殼牌集團(Royal Dutch ShellPLC,RDSB.LN,簡稱∶殼牌)和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Saudi Arabian Oil Co.,簡稱∶沙特阿美)等跨國石油生產商正開始靜待所謂的石油需求見頂這個令人頭疼的情境。但MOL的轉型計劃是對這一趨勢明確的回應之一,反映出未來十年大型能源供應商所處環境可能發生怎樣的變化。
這家匈牙利公司正在重新思考其對燃料供應的傳統側重,將投資轉向石油化工領域。石油化工產品是日常塑料制品的重要原材料,MOL認為,即使在燃料業務下滑之際,該領域的增長仍將持續。
雖然仍不乏燃料客戶,但MOL認為,東歐市場的需求很快將趨平,并在2030年前后開始下降。MOL財務長Jozsef Simola稱,公司認為這是不可避免的。
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 Co., XOM)、英國石油公司(BP PLC, BP)和沙特等大型石油市場參與者也預測需求將出現明顯轉變,不過對轉變的時間未達成共識,其應對舉措也是漸進式的。這些參與者正擴大在石化領域的投資,生產更多天然氣,降低成本,甚至向太陽能等替代性能源進行多元化拓展。沙特近正牽頭石油輸出國組織(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簡稱∶歐佩克)提振油價的行動。
上個月,殼牌財務長Simon Henry表示,該公司認為5-15年后石油需求將見頂。他的這番話引起了一片嘩然。殼牌新公布的預測顯示15年后石油消費將趨平。
中國國有企業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簡稱:中國石油集團)今年夏季悄然發布了一份報告,預測2030年前甚至更早中國石油消費將開始下滑。需求料將步其后塵。中國石油需求是近幾十年來經濟增長的一個主要推動因素。
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簡稱IEA)表示,在其可能的假設情境下,石油消費將繼續增長數十年。不過,如果各國政府采取進一步措施,利用諸如碳定價、嚴格排放限制和廢除化石燃料補貼之類的更嚴政策將變暖升溫幅度限制到2攝氏度以下,這一前景將顯著改變。IEA預計,如果這種情況發生,石油需求可能在接下來的10年內見頂。
英國石油公司長期規劃與政策部門副總裁Dominic Emery本月在倫敦向《經濟學人》能源峰會(Economist Energy Summit)表示,這個問題更多涉及何時見頂而非是否見頂。英國石油公司預計,如果實施更嚴厲的排放法律,石油需求或在本世紀20年代末出現下降。
其它公司預計石油需求不會這么快見頂。埃克森美孚預計,雖然增速不斷下降,但石油消費可增長至2040年。歐佩克同樣預計石油需求將持續增長至2040年以后,但承認新技術和遏制氣候變化的舉措可能意味著需求將在今后30年內見頂。
不過,在歐佩克中占據主要地位、大石油出口國沙特正在推動沙特阿美斥巨資在建立石油化工廠。沙特正爭取實現石油之外的業務多樣化,讓沙特阿美公開上市以從其他行業募資,并打造可再生能源的新基地。
對需求見頂時間的把握和事先準備在決定公司財運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為了適應轉變,能源開采商可能操之過急,但轉變或許還要數年之后才會發生。另一方面,新技術、新政策又可能使這些公司在變化提早到來之時無法抓住機會。
愛丁堡咨詢公司Wood Mackenzie負責趨勢的研究主管Paul McConnell說,兩側都有風險。
殼牌、埃克森美孚等公司正在大手筆投資碳排放不那么嚴重的化石燃料——天然氣,以期從控制污染排放的努力中獲益。在中國,國有能源巨頭也在積極投資天然氣,將其視為從發電到汽車動力等各方面都派得上用場的燃料。多年以來,中國不斷上升的石油需求一直支撐著油市。
幾家大的石油公司也越來越關注太陽能、生物燃料等替代性能源。法國道達爾集團(Total SA,TOT)曾說,希望未來20年內實現投資組合中有20%是低碳能源的目標。該公司沒有就需求觸頂的前景置評。
(原標題:石油行業預計“需求見頂”為期不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