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會儀報道】12月19日,中國科學院網絡化控制系統重點實驗室屆學術委員會第二次會在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舉行。會議對中國科學院網絡化控制系統重點實驗室的工作進行了審議與討論。
會議由學術委員會主任吳澄院士主持,學術委員會委員孫優(yōu)賢院士、柴天佑院士、王天然院士、桂衛(wèi)華院士、錢鋒院士以及沈陽自動化所所長于海斌研究員,科技處副處長胡琨元研究員等參加了會議。
與會委員聽取了實驗室主任朱云龍研究員作的《2013.9—2015年實驗室工作報告》,以及由鄭萌、孫蘭香、庫濤、鄭澤宇作的四個學術報告,并對工作報告進行了認真的審議和討論。
委員們認為,實驗室在2013.9—2015年度工作在若干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包括:一、實驗室在已有的良好基礎上進一步開拓進取,在感知與測量、信息傳輸、過程控制、生產管理與智能優(yōu)化方面均取得了重要進展。二、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爭取方面取得新的進展,實驗室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8項,重點項目2項;承擔國家863計劃15項,重大項目2項;國家重大科技專項7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3項,中科院先導及重點部署3項。新立項科研經費大幅攀升。三、科研成果方面,實驗室共發(fā)表學術論文260篇,學術期刊論文88篇,國內一級學報49篇,被SCI收錄63篇、EI收錄122篇;獲得授權62項,發(fā)明48項,實用新型14項;用于過程自動化的WIA通信網絡與通信規(guī)范IEC62601:2011,獲得2013年國家標準創(chuàng)新貢獻一等獎;WIA-FA標準2014年成為部工廠自動化無線網絡規(guī)范;面向過程自動化的新一代工業(yè)無線網絡技術,獲得2013年遼寧省科學技術發(fā)明一等獎;數字化車間動態(tài)管控平臺研究獲得2014年機械工業(yè)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和2015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四、研究隊伍進一步加強,引進了中科院“百人計劃”2人,海外評審專家、海外特聘研究員13人等人才。主辦學術會議2次,邀請學者來實驗室做學術報告6次,70余人/次赴美、德、俄等國家參加學術交流。實驗室的人才包括: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萬人計劃”入選者1人、中科院“百人計劃”和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五、實驗室實驗環(huán)境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引進多套工業(yè)過程分析測試軟件及電子分析測試設備,為實驗室的進一步發(fā)展、開展國內學術交流與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學術委員會認為:實驗室研究特色鮮明,具有多個有著先進水平的研究平臺;實驗室研究工作既瞄準科學研究的前沿和熱點,又立足于國民經濟發(fā)展的需要,很好地履行了中科院重點實驗室職責和任務。學術委員會對實驗室在學科發(fā)展、人才培養(yǎng)以及平臺建設等進一步規(guī)劃提供了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