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解讀市場】近幾年,國內的低壓電器需求都處于擴張狀態,低壓電器行業銷售收入呈逐漸增長態勢,不過,在低壓電器市場良好發展的同時,市場也暴露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預計在未來五年,低壓電器特別是中低檔的低壓電器格局會有很大變化。
我國從事低壓電器的民營企業的規模大都很小,由于盲目上項目、鋪攤子,造成地區產業趨同化現象嚴重,經濟效益低下,低水平重復建設,造成產品積壓,能源、材料浪費,經濟效益低下的不良后果。
統計資料顯示,國產低壓電器產品約1000個系列,產值達200億元,具有規模以上的生產企業超過2000家,主要集中在沿海的廣東、浙江和上海等省市。目前,低壓電器產品處于代到第三代的技術水平,第四代產品仍在開發調研之中;且國內低壓電器生產企業規模偏小、數量過多,90%以上企業處于中、低檔次產品的重復生產,市場產品“三代共存”。
此外,由于基礎薄弱、開放費用少,許多企業為了在國內市場搶占先機,開始生產仿冒產品。目前,市場上的低壓電器產品數量眾多,產品的檔次普遍不高,而且不斷重復生產,導致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尤其是壓價惡意競爭,使得一些小企業在原材料漲價和行業競爭下備受夾擊。
低壓電器行業標準
“目前中國的低壓電器行業是處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不能說是水平。但我國低壓電器行業從工藝、設計、制造這三個方面還要花很大的力量。我們的性能跟不會差太遠,甚至有些是超越了,但是可靠性不行。”小編認為。
那么可靠性如何推行,還需要標準體系的建立,為低壓電器行業把脈。隨著低壓電器產品的更新換代,標準也將逐步完善。
若建立相應的標準,就應首先把準低壓電器產品未來發展脈絡。業內專家認為,未來低壓電器產品的發展將主要表現為產品智能化,市場需要高性能、智能化的低壓電器產品,并要求產品具有保護、監測、試驗、自診斷、顯示等功能;帶有通信接口,能與多種開放式現場總線進行雙向通信,實現低壓電器可通信、網絡化;開展可靠性設計。
產品生產過程進行可靠性控制(大力推進在線檢測裝置)、可靠性出廠檢驗等,特別強調電子器件可靠性及電磁兼容要求;強調環保節能要求,逐步發展“綠色”產品,包括產品材料選用、制造過程及使用過程對環境的影響,能源的有效利用。
相對于行業技術發展趨勢而言,專家指出4種技術標準需迫切研究:一是能夠涵蓋新產品綜合性能,包括技術性能、使用性能、維護性能的技術標準;二是產品通信及產品性能與通信要求有機結合的標準,以使產品具有較好的互操作性;三是制定相關產品的可靠性和試驗方法標準,以提高產品可靠性及產品質量,加大同國外產品競爭的能力;四是制定系列環境意識設計標準和低壓電器產品的能效標準,指導并規范企業生產制造節能環保的“綠色電器”。
此外,小編認為,我國低壓電器整機可靠性標準的制定工作尚處在初級階段,覆蓋面窄,沒有形成體系,因此難以確認產品的可靠性水平。所以,目前亟須建立和實施低壓電器產品可靠性評價及召回制度,加強可靠性標準體系建設,逐步建立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企業標準體系,形成層次分明、互相銜接、各有側重的可靠性標準構架,能夠對產品可靠性進行的評價。
低壓電器海外市場
我國低壓電器產品進出口穩定,可以看出,我國低壓電器產品的競爭力在逐步增強。雖然市場仍未征服,但我國低壓電器產品的升級和優化進程較快,競爭力在逐步增強。
根據海關統計的數據,2013年上半年,低壓電器產品出口受2012年下半年形勢低迷的影響增幅不大,雖然國產的中、低端低壓電器基本占據了國內絕大部分市場,但目前國內市場對低壓電器的需求仍然依靠進口。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上半年我國低壓電器對非洲的出口呈現出了較為明顯的增長,同比增長了15.39%,這說明我國低壓電器企業在開拓新興市場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目前國內市場對低壓電器的需求仍然依靠進口。國產中,低檔低壓電器基本上占據了國內絕大部分市場,但國產低壓電器除個別產品可與國外同類產品平分秋色外,大部分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仍然較低。
綜上所述,在復雜多變的世界經濟環境中,我國低壓電器進出口貿易遇到的機遇和挑戰,預計全年進口與去年基本持平,出口總金額增幅在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