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展會前線】以“、智能、綠色”為主題的第16屆中國工博會于11月在上海召開,作為集中展示當今世界裝備制造和信息技術領域新技術和產品的重要窗口,中國工博會一直以來都是儀器儀表等企業關注的重要展會之一。
作為中國工博會的重要活動——2014第十屆MM(現代制造)新自動化論壇于11月5日在上海紫金山大酒店召開。來自國內自動化領域的200余位專家、企業代表和到會聽眾交流了工業互聯背景下的產業變革與應用創新,展望了工業互聯和兩化融合在制造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據了解,MM新自動化論壇已連續舉辦十年。本屆論壇以“工業互聯,兩化融合”為主題,邀請了來自菲尼克斯、羅克韋爾、貝加萊、維世多、哈默納科和普爾世等多家自動化領域企業代表參與,并針對工業4.0、互聯企業、智慧工廠、先進控制系統、能效管理監控和生產線優化等特點話題和解決方案與到會的行業用戶進行了分享,就用戶關心的要點問題進行了積極有效的互動。
其中,機械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歐陽勁松先生以“從數字工廠到工業4.0”為題發表演講;機械工業聯合會特別顧問朱森第先生以“制造業的信息化思維”為題發表演講。在演講中,歐陽勁松所長首先從當前工業領域面臨的挑戰入手,介紹了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所謂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及其技術發展需求,引出數字工廠的概念,并詳細介紹了數字工廠的特點、關鍵技術和標準制定進展。隨后論述了數字工廠是工業4.0的基礎和落腳點,介紹了工業4.0的概念、推出背景、特點、優先行動計劃,以及已有的標準化工作基礎。后介紹了我國已開展的工作情況,給出了近期的工作建議,并提出工業4.0只能作為參考,我們必須走自己的路,互相學習,加強基礎工作,以標準化工作為抓手共同推進先進制造業的發展。
菲尼克斯電氣中國公司CIS營銷組織負責人繆競紅女士以“Connecting Smart World,連接智能世界”為題發表演講。繆競紅表示,工業互聯與兩化融合下的生產過程智能化是今后中國制造業發展的必由之路,產業轉型對菲尼克斯電氣意味著歷史性的機遇,菲尼克斯電氣具備戰略轉型的基礎和關鍵技術的積累,無論是從業務模式上,還是正通過為行業提供富有特色的創新解決方案,詮釋對工業4.0的深刻理解。智能世界需要企業間的開發合作,無論是從業務模式方面,還是合作模式以及技術投入方面,菲尼克斯電氣都正積極做著準備,圍繞自動化系統行業應用解決方案展開,培養團隊,打造菲尼克斯與需求相適應的競爭力,依靠幾十年建立的工廠制造能力,以菲尼克斯電氣的制造工廠為范本加上工業4.0的元素,形成菲尼克斯電氣的戰略樣板工程,與行業共同分享菲尼克斯電氣構建的“智能世界”。
羅克韋爾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市場推廣部經理李仲杰先生以“互聯企業”為題發表演講。李仲杰提到,各種新技術的融合使工廠與企業的信息系統得以安全、緊密的連接在一起,從而推動企業生產率、資產利用率,以及企業決策水平的大幅提升。羅克韋爾自動化大力倡導的“互聯企業”旨在打破以往工廠級系統與企業級信息系統的通訊障礙,從而簡化操作、降低總擁有成本和提升運營效率。以節能為目標,羅克韋爾自動化可以幫助企業設計、監控和控制其能源使用情況。
貝加萊工業自動化(上海)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宋華振先生以“智慧工廠——單元技術至平臺集成”為題發表演講。宋華振說,集成安全技術、實時通信技術、智能驅動、機器人、自動化物流技術構成了智能制造的基礎,開放的能源管理、預測性維護技術構成了整個智慧工廠的單元技術,如何更好的將其融合實現更為全局的工廠集成,需要更為強大的平臺集成,這一切都在貝加萊的集成開發平臺上得以融合,結合實際應用我們將展示未來工廠集成架構。
哈默納科(上海)商貿有限公司技術總監上浦啟次先生以“哈默納科的機電一體化技術扁平中空型AC伺服執行元件”為題發表演講。上浦啟次在演講中重點介紹了將自主研發的精密控制用諧波驅動器及超扁平、中空型AC伺服電機結合使用的SHA及FHA系列產品的有特點,及其在目前工業自動化設備中的應用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