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南京市政府出臺文件,明確了南京市知識產權和檢驗檢測服務業發展的近期和中長期目標、重點任務以及保障措施。計劃到2020年,全市檢驗檢測及相關產業整體規模達到500億元。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高技術服務業的指導意見》和《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央編辦質檢總局關于整合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實施意見的通知》,綜合分析研究當前改革形勢,深入探索改革路徑,并不斷努力實踐。日前,在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及其下屬的南京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的持續不懈努力下,南京市政府出臺《市政府關于加快知識產權服務業和檢驗檢測服務業發展的意見》,明確了南京市知識產權和檢驗檢測服務業發展的近期(2015年)和中長期(2020年)目標、重點任務以及保障措施,意見表明全市檢驗檢測及相關產業整體規模明年要達到100億元,到2020年,整體規模要達到500億元,建成檢驗檢測服務業集聚區。
為實現建設目標,南京市規劃布局建設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檢驗檢測中心,分別在無線谷、液晶谷、生物醫藥谷、生物農業谷布局建設未來網絡、新型數字顯示、生物醫藥、生物農業檢驗檢測中心;在紫金科創特區圍繞區域產業發展規劃建設一批新能源、軌道交通、信息安全檢驗檢測中心、節能環保、石油化工和新材料等檢驗檢測服務平臺。
對獲批建設的、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檢驗檢測中心,市級財政將按照設備投入的60%、40%給予獎勵;對于建成的、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檢驗檢測中心,市相關產業扶持資金在前3年培育期每年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的運營資金支持。建設檢驗檢測集聚區,建設投入原則上由市在相關產業資金中承擔三分之一,所在區、開發區、紫金科創特區承擔三分之二。對檢驗檢測服務業機構獲得國家和省級各類項目扶持需地方配套資金,市、區兩級各分擔50%。對主導制修訂、國家標準的檢驗檢測服務機構,一次性分別獎勵200萬元、100萬元,對新承擔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檢驗檢測服務機構,一次性獎勵100萬元。對新興產業領域的重大標準建設,按現行政策標準給予1.2倍的資金獎勵。對實現與檢測認證資質互認,給予50萬元項目獎勵。
南京市緊抓機遇,專門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由楊海寧局長任組長,市局各分管局長任副組長,形成具體貫徹落實意見,切實推動全市檢驗檢測產業發展。并以此為契機,加快推進南京市檢驗檢測機構系統內、跨行業和跨地區整合,優化布局結構,創新體制機制,轉變發展方式,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和國內影響力,推動全市檢驗檢測服務業做強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