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俄媒稱,中國鐵路自動化的發展,令站臺工作人員變成“多余的人”。
儀表網訊 俄媒日前報道稱,在中國,站臺工作人員是一個式微的職業,他們正在被自動化設備所逐步取代。
在鐵路工程師看來,機器比人更加穩定和可靠,對乘客而言同樣如此。高鐵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他們更偏愛高鐵出行,其時速達到380公里,甚至可能更高。
報道稱,在如此迅疾的速度面前,站臺工作人員在離站時搖動的紅色及綠色小旗,多少會讓人覺得時空錯位、啼笑皆非。雖然這樣做早已沒有必要,但他們仍在嚴格恪守著舊有章程。
關注列車行進、遇到緊急情況迅速剎車之類的分內事,早已交由自動駕駛系統及智能設備代勞,以利于避免人為因素導致的事故。然而,這也令風光一時的工作人員漸漸成為中國鐵路運輸大潮中的“多余人”。
然而,考慮到中國國情,其實不然。目前,中國的高鐵運營里程已突破1.2萬公里。據悉,在大同的一個車務段,工作人員數量雖已從300驟降至50,但沒有人脫下身上的制服,他們的新工作是操控鐵路安全行駛自動控制系統。若沒有這一系統,中國鐵路的發展,尤其是高速鐵路的縱貫南北、橫跨東西,便無從談起。
是否是“多余”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像機器人是否會代替人一樣。世界上沒有無缺的機器。即使先進的技術系統,也會出現失誤或崩潰。機器的自動化是在人的手下實現的。何來“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