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3月16日,俄科技網站,由俄微電子納米技術所、全俄電纜工業科研設計技術所、莫斯科航空研究所三家單位科研人員合作,開發并成功試驗了據稱是世界的混合動力電纜。在該種電纜里,能量同時以兩種方式傳輸:一種是液態氫流,另一種是超導電纜里的電流。研發混合動力電纜項目曾被列入俄科學院主席團“含高溫超導的能源系統和技術開發基礎原理”計劃。
據俄科技網站3月16日消息,由俄微電子納米技術所、全俄電纜工業科研設計技術所、莫斯科航空研究所三家單位科研人員合作,開發并成功試驗了據稱是世界的混合動力電纜。在該種電纜里,能量同時以兩種方式傳輸:一種是液態氫流,另一種是超導電纜里的電流。
研發團隊建議采用這種結合了超導體和冷媒(液態氫)的電纜線。它不僅能維持電纜的超導狀態,而且本身是能量載體。混和動力電纜用作電力輸送時,維持其低溫的能耗只有百分之零點幾。然而,氫技術的環保特性和選擇的超導材料成本低,為該項目成果的產業利用提供了有力的論據。
研發混合動力電纜時,作為超導材料,俄專家采用了意大利公司ColumbusSuperconductor生產的二硼化鎂(MgB2)帶。用二硼化鎂帶呈螺旋狀包覆銅線束,五根這樣的包覆線束就組成了新型超導電纜的載電主體部分。電纜的直徑為26毫米,長度約10米。內部結構里,有一個直徑為12毫米的絕緣槽,用作冷卻液態仲氫的通道。此外,仲氫在電纜外皮(直徑為28毫米)和低溫恒溫器內壁(直徑為40毫米)之間的腔內循環。
混合動力電纜的試驗工作,是在沃羅涅什化學自動化設計所的特種試驗臺上完成的。
研發混合動力電纜項目曾被列入俄科學院主席團“含高溫超導的能源系統和技術開發基礎原理”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