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无人区无码AV片软件,无码中文av波多野吉衣,污污内射在线观看一区二区少妇,色色av资源网

快速發布求購 登錄 注冊
行業資訊行業財報市場標準研發新品會議盤點政策本站速遞

十二五”期間重點發展的環保裝備目錄

行業聚焦點 2012年03月07日 11:18:01來源:工信局 33021
摘要關鍵技術:改進本體極配形式、振打方式;研發電除塵器電源、煙氣調質、移動電極、煙道聚合器、多復式雙區電除塵技術,實現對困難煤種粉塵的有效收集;通過濕式電除塵器的結構研究

序號
名稱
關鍵技術及主要技術指標
適用范圍
開發類
一、大氣污染治理裝備
1
移動極板靜電除塵設備
關鍵技術:改進本體極配形式、振打方式;研發電除塵器電源、煙氣調質、移動電極、煙道聚合器、多復式雙區電除塵技術,實現對困難煤種粉塵的有效收集;通過濕式電除塵器的結構研究、除塵工藝的優化,攻克電極腐蝕、集塵極水膜均布、優化供電等難題,有效控制微細粉塵、SO3酸霧、氣溶膠、重金屬和二噁英等復合污染物;解決電除塵器在捕集高比電阻粉塵時的反電暈、二次揚塵和高粘性微細粉塵清除等技術難題。適用于電除塵器提效改造項目。
技術指標:出口排放濃度≤20mg/m3,本體壓力降<200Pa,本體漏風率<2%,大配套機組1000MW。
燃煤電廠、冶金企業除塵
2
轉爐煤氣凈化回收成套裝備
關鍵技術:設計霧化裝置;優化噴水控制程序;開發適用于轉爐煤氣干法凈化的蒸發冷卻器、自控系統及檢漏設備;研究開發干法防爆及防泄漏布袋除塵技術、干濕兩用濾袋除塵技術,模塊化系統設計和氣流均布優化技術;提高除塵設備的生產制作和裝配水平;加強除塵設備內部流場優化研究;開發透氣和透水的濾袋組件、凈化回收和粉塵壓塊設備。
技術指標:處理煙氣量:10×104m3/h~100×104m3/h;入口濃度≤2×104mg/Nm3;出口濃度<l0mg/Nm3;入口溫度<260℃;濾袋壽命≥2a。
轉爐煙氣凈化及煤氣回收
3
干濕結合電除塵設備
關鍵技術:干濕結合靜電除塵器(ESP)綜合了干式ESP和濕式ESP的優點,可實現對困難煤種粉塵的有效收集,適合現有ESP的提效改造,既可除去微細粉塵、SO3、二噁英和重金屬等復合污染物,又能降低濕式清灰引起的防腐投資。
技術指標:煙塵出口排放濃度≤10mg/m3(在WFGD之前時,設計煙塵出口排放濃度≤50mg/m3即可),本體壓力降<260Pa,本體漏風率<2%,大配套機組不限。
燃煤電廠、冶金企業除塵
4
燃煤電廠SCR脫硝系統設備
關鍵技術:開發選擇性催化還原(SCR)脫硝催化劑、反應器及其輔助設備、控制系統及成套技術裝備;研究SCR脫硝反應器大/小旁路問題及工程與系統可靠性問題。
技術指標:脫硝效率>80%,氨逃逸率<2.5mg/m3,催化劑運行壽命>1.6×104h。
電力行業在用設備脫硝
5
燃煤煙氣脫硫脫硝一體化裝備
關鍵技術: 研究通過添加劑制備高活性改性鈣基吸收劑的工藝技術;研制半干法脫硫裝置中添加強氧化劑實現脫硫脫硝的技術與裝備;基于計算流體力學(CFD)數值模擬技術,研究吸收塔結構設計和工藝參數優化,開展吸收塔吸收特性研究,強化改性吸收劑協同脫硫脫硝效果。技術指標:脫硫效率≥90%,脫硝效率≥70%;單位投資額≤45元/kw。
電力行業脫硫脫硝
6
燃煤工業鍋爐脫硫脫硝脫汞一體化裝備
關鍵技術:開發工業鍋爐脫硫脫硝脫汞氧化吸收劑;優化一體化工藝:研究吸收劑用量、吸收劑組成、噴水量、停留時間、循環倍率等對脫除效果的影響以及研制一體化設備。                                                                            技術指標:脫硫效率≥95%,脫硝效率≥70%,脫汞效率≥70%。
工業鍋爐脫硫脫硝脫汞
7
燒結煙氣復合污染物集成脫除設備
關鍵技術:研發荷電預除塵—吸收(脫除SO2)、加熱—催化還原(協同脫除二噁英、NOx)的組合技術,開發全新短工藝流程及相關設備。
技術指標:脫硫效率≥85%,脫硝效率≥70%,二噁英減排效率≥70%。
燒結煙氣脫硫脫硝脫二噁英
8
重型柴油機尾氣凈化設備
關鍵技術:研發耐硫低溫高活性催化劑和高溫高選擇性催化劑。
技術指標:催化劑的使用壽命≥8×104km,尾氣排放NOx含量≤3.5g/kwh,尾氣排放達到國IV標準。
重型柴油機尾氣凈化
9
袋式除塵器用高壓無膜脈沖閥
關鍵技術:研發以滑動閥片式結構替代傳統的橡膠膜片結構,利用閥片的上下位移實現電磁閥的開啟和關閉,閥片的位移量可以控制,能有效增加電磁閥的噴吹量。克服膜片式電磁閥橡膠膜片在工作中反復變形撓曲,而且易受高溫、腐蝕等影響縮短使用壽命的缺陷。                  技術指標:使用壽命≥5×106次,工作壓力0.2MPa~0.6MPa;工作電流0.9A。
袋式除塵
二、水污染治理裝備
10
膜生物反應器
關鍵技術:優化膜材料的抗污染性能,提高膜材料的機械強度和使用壽命。開發新型高通量超濾膜,發展多孔膜及其管式膜組器。優化平板膜元件及組件的構型,研究出水口設計、導流系統,組件的集水系統、起吊部件;研究開發簾式中空纖維膜組器,降低膜組器擦洗曝氣強度,減少系統總曝氣量;移植超聲波焊接技術,用以實現膜元件無粘合劑密封。
技術指標:脈沖曝氣膜組器運行平均曝氣強度<80Nm3/m2•h,處理城市污水的汽水比<15;膜組器使用壽命>;工藝運行噸水電耗<0.6kwh/t,藥劑費用<0.05元/t(城市污水)。
污水處理
11
城鎮生活污水脫氮除磷深度處理設備
關鍵技術:研發厭氧-缺氧-好氧(A2/O)法脫氮除磷裝備、同步反硝化脫氮除磷技術裝備。
技術指標:去除效率:COD≥95%、BOD≥97%、總氮去除率≥85%、脫磷率≥98%、氨氮去除率≥90%。
市政污水處理
12
浸沒式膜過濾水處理設備
關鍵技術:研發浸沒式中空纖維膜結構與連續膜過濾技術相結合的膜過濾處理技術與設備。                                           技術指標:出水濁度≤0.1NTU,SS<1mg/L。
污水處理
13
上懸式移動格柵除污機
關鍵技術:研發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行走電動機驅動系統變頻調速器、位置檢測光電傳感器的組合系統、直齒和弧形齒雙結構齒耙、開閉耙液壓組合系統、液壓輸油管路動靜密封裝置。
技術指標:齒耙寬度:1.2×103mm~5×103mm;柵條凈距:20mm~300mm;安裝角度:60°~90°;齒耙提升速度:3m/min~15m/min;懸掛小車移動速度:4.0m/min~6.0m/min;齒耙額定載荷:0.25×103kg~2.4×103kg;噪聲≤80dB(A);總功率:0.75kw~6kw;除污效率≥80%。
市政污水
14
缺氧好氧生物膜法污水深度處理設備
關鍵技術:生物膜填料制備技術、無回流原位脫氮工藝技術、無污泥排放氣化生物除磷技術,一體化設備組合結構技術,壓力溶氣霧化充氧技術,自動化運行監控技術。核心工藝采用缺氧生物膜和好氧生物膜組合的AO系統生物膜反應器。
技術指標:填料的比表面積≥1500m2/m3,BOD去除率≥97%,COD去除率≥95%,NH3-N去除率≥90%,TN去除率≥80%,TP去除率≥98%。處理出水達到《污水綜合廢水排放標準》(GB8978-1996)標準,優于《醫療機構水污染排放標準》(GB18466-2005)。噸水建設成本≤1200元/噸,噸水運行費≤0.35元,噸水耗電≤0.24kWh。反應器總水力停留時間(HRT)≤4h。選用生物膜填料,反應器內活性生物總量>10g/L。
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提標改造和新建的城鎮污水和工業廢水等污水處理廠建設
15
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處理設備
關鍵技術:優化電催化氧化絮凝反應器、一體化氣升式反應器、厭氧復合反應器的結構和集成技術;研發3R(脫碳、脫氮、除磷)反應器、垂直折流多功能生物反應器(VTBR)同步脫碳、脫氮、除磷及污水資源化技術裝備;活性炭吸附-電解連續再生(微電解)污水深度處理與回用、膜萃取及膜分離回收芳香化合物(MARS)技術與裝備;開發反應蒸餾法(R-D法)回收能量技術裝備,濕式催化氧化技術與裝備;開發以上技術設備對不同種類廢水的組合處理技術與裝備。
技術指標:出水COD濃度<50mg/l。MARS技術:出水苯酚含量<500ppm,回收99%以上純度的苯酚;RD技術:截留率>90%,殘液可直接作為燃料燃燒;污水處理產生CO2的回收技術:生物質平均熱值>33MJ/kg;VTBR技術:氧利用率≥90%,無污泥產生。進水COD濃度≤3.0×104mg/l。 
高濃度有機廢水
16
酸性蝕刻液電解再生回用系統
關鍵技術: 實驗選擇析氫超電勢高而電沉積銅超電勢低的陰極材料;析氯超電勢高而一價銅離子氧化超電勢低的陽極材料;耐強酸性、耐高氯離子的高性能離子交換膜。設計特殊電解槽,解決特殊電解槽中的電荷平衡和物質平衡問題;研發電化學反應器,制造離子膜電解設備。
技術指標:單套處理能力≥1t/d、酸性蝕刻液回用率≥99%、蝕刻銅回收率≥99%,污染物零排放。
蝕刻廢水
17
高濃度難降解化工廢水處理設備
關鍵技術:采用的無機鹽與有機物分離技術,利用特殊菌完成對有機物的降解過程,終輔以氧化技術完成有機難降解物的脫除。
技術指標:適用污水濃度COD≥5×103mg/l,可生化性B/C≤0.1。
化工廢水處理
18
焦化廢水綜合處理技術與成套裝備
關鍵技術:研發采用微電解工藝、超聲輻照預處理焦化廢水的技術裝備;在焦化廢水生物脫氮領域,主要研發A2/O法和序批式間歇反應器(SBR)工藝;研發適于已建和在建水處理設施的生物強化技術工藝,在新建水處理設施領域研發膜生物反應器工藝;開發以上工藝設備的組合裝備;采用反滲透工藝制備高品質回用水。研發焦化廢水深度處理過程中使用的化學混凝和絮凝技術與藥劑,利用鍋爐粉煤灰、煙道氣處理焦化廢水的技術裝備。                               技術指標:進水水質:COD:2.5×103mg/l~5×103mg/l、氨氮:2×103mg/l~5×103mg/l、酚:2.5×103mg/l~5×103mg/l、石油類0.5×103mg/l~2.5×103mg/l、SS:0.1×103mg/l~1×103mg/l。出水水質:COD≤60mg/l、氨氮≤10mg/l、酚≤0.6mg/l、石油類≤10mg/l、SS≤60mg/l。     
焦化廢水處理
19
垃圾滲濾液處理設備
關鍵技術:優化膜生物反應器 納濾 反滲透處理工藝技術,研發電催化氧化、采用芬頓(fenton)試劑的化學催化等氧化技術替代納濾處理技術;開發超導磁分離技術、射流曝氣裝置、前置反硝化 硝化脫除氨氮等技術裝備。
技術指標:垃圾滲濾液進水水質:COD 1×105mg/L~2×105mg/L,BOD 4×103mg/L~8×103mg/L,氨氮 1×103mg/L~2×103mg/L;出水水質:COD≤100mg/L,BOD≤10mg/L,氨氮≤5mg/L;COD、BOD、氨氮去除率均≥99%;運行成本<16元/m3。
垃圾滲濾液處理
20
疏水膜蒸餾耦合成套裝備
關鍵技術:低溫疏水膜蒸餾成套工業化裝置。
技術指標:疏水膜通量在15L/m2h~20L/m2h,膜使用壽命≥3a,處理水量為0.1t/h~10t/h。
高鹽高濃度工業廢水處理        苦咸水、劣質水(含砷、氟)凈化處理
21
海水淡化成套裝備
關鍵技術:研究以蒸餾蒸汽噴射裝置和布液系統為核心的低溫多效海水淡化關鍵設備,以能量回收裝置、反滲透膜、膜殼和高壓泵為核心的反滲透海水淡化關鍵設備,開發大型橫管降膜蒸發/冷凝器傳熱與流動過程和結構,蒸汽壓縮器(TVC)工作過程機理、性能計算方法與結構設計方法,多效蒸發海水淡化裝置流程優化與系統設計計算方法;研究熱致相分離疏水微孔膜的制備,提高膜通量和造水比;以提升膜品質為核心,提高海水淡化微濾、納濾等預處理性能。技術指標:預處理水質:污染指數(SDI)<2;低溫多效和擬多效膜蒸發海水淡化成套裝備處理量≥10×104t/d、單機反滲透海水淡化裝備處理量3×104t/d;造水比>13;噸水成本<4元。
海水淡化
22
藍藻清除設備
關鍵技術:研發自然水域藍藻清除設備。
技術指標:過濾流量≥1×104m3/s,檢出顆粒(粒徑>0.04mm)分離率100%,濃縮藻漿鮮藻含量>50%(體積比);作業功率≤30kw,汲取處理1m3含藻湖水能耗≤0.03kw/h,不添加無機或有機絮凝劑,無二次污染風險。
自然水域水體凈化
三、固體廢物處理裝備
23
蒸汽回用型污泥焚燒工藝及系統成套裝備 
關鍵技術:研發污泥干化設備,將鍋爐產生的蒸汽用于干化污泥循環利用工藝技術裝備。全封閉的污泥流程和負壓技術確保環境無臭味。                                            技術指標:處理污泥含水率≥80%,煙氣排放符合《生活污泥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18485-2001);環境無臭味。污泥焚燒減量≥90%,干化污泥顆粒粒徑30μm~500μm,系統粉塵排放濃度≤50mg/m3,干化系統氧氣含量≤4%,污染物達標排放。
市政、工業污泥處理
24
城市污水廠污泥半干法處理設備
關鍵技術:研發以水熱處理為核心的污泥處理組合工藝。
技術指標:污泥總COD溶解率≥20%,SS溶解率≥30%,污泥減容率≥90%;進料污泥含水率90%~95%,出料≤50%,呈半干化狀態,可直接焚燒。年處理含水率80%的污泥1萬噸平均電耗≤5.5×105kwh/a。
市政、工業污泥處理
25
油泥回轉式連續低溫熱解設備
關鍵技術:研發回轉窯的設計和制造、解決回轉窯和連接件的密封,設計并構建高溫炭填料床裂解反應器,解決出料結渣問題。
技術指標:處理對象:油泥、油砂等固體廢物;熱解產物:熱解氣、熱解油、炭黑;反應器溫度400℃~600℃;生產方式:連續生產;處理量2.5×102kg/h~5×103kg/h;反應器停留時間0.5h~2h;能耗:自供能;系統壓力:-3×105MPa。
工業廢棄物處置
26
油田鉆井廢棄物處理處置成套裝備
關鍵技術:研發專用高速離心機、濾干機、鉆井液回收裝備和回注成漿裝置;研究成套裝備全系統性能參數合理匹配、效果評估技術、處理效果的監控、運行自動控制技術;開發油田鉆井廢棄物處理成套裝備。
技術指標:高速大流量離心機:轉鼓大內徑≥5×102mm、大工作轉速≥3×103rpm、大水通量≥100m3/h、分離點(D50)≥3μm;濾干機:轉鼓大內徑≥1000mm、大工作轉速≥900rpm、干燥效率≤6%、大處理量≥50t/h;回注成漿裝備:造漿能力≥10m3/h、鉆屑與液體的比例為1:4、研磨成漿后的鉆屑固相粒徑≤0.3mm;全套系統綜合處理量≥80m3/h、油基鉆井液回收率≥75%、油基鉆井液回收量≥30m3/h、固相廢物含油率≤6%;實現變頻控制和在線自動檢測。
工業廢棄物處置
27
垃圾微波裂解成套裝備
關鍵技術:研發采用高強度微波輻射加熱,充分利用微波的“致熱效應”和“非熱效應”對于垃圾的熱裂解過程的催化和促進作用,達到加熱均勻、易于控制、裂解效率高,能耗低的目的。經預處理后的垃圾,通過在還原氣氛下的微波裂解,其產物為氣、液、固三相,并分別加以利用,其終產品為燃料氣、化工氣體原料、燃料油、活性炭、硅鈣板等產品。                                                               技術指標:高溫度≤700℃;微波泄漏值≤2MW/cm2;冷卻水:每路進水≥10L/min ;安裝環境溫度:5℃~50℃ ;環境相對濕度:5%~85%;地面承重≥1×103kg/m2;微波加熱效率:55%~75% ;單臺設備處理量:50t/d~500t/d(原始垃圾)。
生活垃圾綜合利用
28
600t/d及以上生活垃圾焚燒及其煙氣處理系統成套裝備
關鍵技術:研發大型化爐排、多列爐排同步控制系統和均勻燃燒技術、熱膨脹控制與熱補償技術、大容量煙氣凈化設備等。
技術指標:處理量≥0.6×103t/d;垃圾的低位熱值適應范圍4×103KJ/Kg~8×103KJ/Kg;垃圾在進爐熱值≥4×103KJ/Kg、含水量≤60%的情況下不添加輔助燃料;設備年運行時間≥8×103h,焚燒爐負荷范圍:70%~110%;焚燒爐中主燃區溫度:900℃~1100℃,煙氣溫度≥850℃,停留時間≥2s;灰渣熱灼減率≤3%。
生活垃圾焚燒
29
城市垃圾智能分選和處理成套裝備
關鍵技術:研發紅外線自動分選裝置,將塑料按照材質、顏色自動分類,去除后續焚燒產生二噁英的因素;研發正負壓和風力分選系統的集成技術,提高輕物料分選效率;優化液壓步進式給料機,提高進料靈活性、布料均勻度和設備可靠性,優化張弛篩、圓盤篩和星狀篩,提高物料篩分效率和能力;解決熱解汽化爐連續進料的難題,提高日處理能力和能量回收率;研發成套技術裝備智能化和模塊化設計,提高分選處理裝備的適應性和靈活性。
技術指標:輕物料分選效率≥90%;各種塑料的分選效率≥95%,分選精度≥98%;張弛篩、圓盤篩和星狀篩分選效率≥80%;垃圾分選處理量≥1×103t/d;連續熱解汽化爐的處理量≥10t/h,能量回收率≥90%。
生活垃圾處理
30
生活垃圾熱解處理設備
技術指標:垃圾在無氧和缺氧條件下進行加熱蒸餾,無二噁英產生條件。垃圾處理后煙氣黑度≤格林格曼1級;煙塵≤40mg/m3;二氧化硫≤20 mg/m3;氯化氫≤20mg/m3;氮氧化物≤115mg/m3;重金屬含量符合《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 18485-2001)要求;二噁英含量≤0.1 NgTEQ/m3。熱解氣化處理全過程中,無滲濾液產生與排放。熱解氣化的垃圾有機物減量率≥93%;醫療垃圾減量率≥95%。單爐日處理量:80t~100t;垃圾熱解氣化后產生的可燃氣,可直接用于燃氣發電機發電。
生活垃圾處理
31
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成套裝備
關鍵技術:動力傳動技術研究;基于實際參數鋼筋混凝土界面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提出鋼筋混凝土體塊的切割解決方案,實現鋼筋混凝土自動切割和向一下級送料。研發建筑廢棄物分揀、破碎、研磨設備,研發建筑廢棄物再生成建材、再生塑化木建材、再生高壓地磚、再生水泥粒片板、廢棄物再生樹脂補強等產品的技術裝備。
技術指標:年處理建筑垃圾≥100wt,砂石料≥150wt;建筑垃圾處理率達≥95%。綜合利用產品均符合國家各項相關標準。生產過程無二次污染,污染物達標排放。
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
32
危險廢物處理成套裝備 
關鍵技術:危險廢物焚燒技術、熱解處理技術、危險廢物焚燒渣、飛灰熔融技術。
技術指標:處理量>10t/d;一燃室溫度≥850℃,二燃室溫度≥1100℃;煙氣停留時間>2s;由1100℃以上降至600℃進入急冷塔,煙氣從600℃冷卻至200℃時間<1s;殘渣熱灼減率<5%;焚燒效率≥99.9%;有毒有害物質焚毀去除率≥99.99%。
危險廢物處理
33
農村有機廢棄物堆肥與綜合利用成套裝備
關鍵技術:研發采用強制通風靜態垛工藝,將農村有機廢棄物(如秸稈、人糞尿、畜禽糞便或生活垃圾等)轉化為可以進行農業、園林綠化用的有機肥原料。篩選適合本工藝的能快速繁殖的菌種,并進行馴化。
技術指標:堆肥腐熟(種子發芽指數≥60%,人糞尿、畜禽糞便堆肥的蛔蟲卵死亡率≥95%,糞大腸菌群菌值>0.01;有機廢棄物處理直接成本≤60元/t;整個處理過程不產生廢液,處理場所周圍臭氣排放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的二級標準,處理場地符合《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GBZ2-2002),有機肥達到《有機肥料標準》(NY525-2002)。
農村有機廢棄物綜合利用
34
農藥污染場地的快速、異位生物修復設備
關鍵技術:通過微生物的快速降解,在原址或異位進行生物修復的技術設備。
技術指標:修復周期≤60d;六六六等農藥的生物降解效率均達≥90%;單條生產線處理污染土壤≥500t/d。
農藥污染場地的修復
四、噪聲與振動控制裝備
35
地鐵大風量阻抗復合消聲器
關鍵技術:解決大截面消聲器的高頻失效、低頻消聲問題;通過阻性和抗性消聲器的有機結合,降低通風阻力,提高消聲器內風速,大程度降低消聲器的外形尺寸。                           技術指標:插入損失≥8dB(A)/m,其中125Hz~500Hz低頻段≥3dB(A)/m;風阻<風機全壓的10%;使用溫度:事故工況下可保證在250℃條件下工作1h。                             
軌道噪聲
36
低頻噪聲和固體聲污染控制設備及集成控制技術設備
關鍵技術:研發以低頻噪聲和固體聲分析識別技術為基礎的低頻隔振器件、隔振基礎等各類隔振系統,控制室內噪聲。
技術指標:隔振效率在寬頻帶>95%,使室內低頻噪聲(200Hz以下)和固體聲減低≥10dB(A)。
低頻噪聲和固體聲污染控制
五、資源綜合利用裝備
37
含銅、重金屬廢棄電子產品及污泥(渣)的回收提純成套裝備
關鍵技術:研發化學浸出技術及裝置:利用無污染、可以循環使用的藥劑,優化技術參數,將電子廢棄物、污泥(渣)中的有價金屬浸出。
技術指標:電子廢棄物、污泥(渣)中的有價金屬浸出率≥90%。配套裝置處理能力:電子廢棄物處理量≥10t/d;含重金屬污泥(渣)的處理量≥100t/d, 金屬的回收率≥90%。萃余液和化學藥劑閉流循環使用。
工業廢棄物綜合利用
38
二氧化碳生物轉化清潔能源技術設備
關鍵技術:通過構建基因工程光合細菌和藻類,實現將典型工業排放的二氧化碳直接轉化成有機碳作為能源實現碳的循環利用,同時將回收的生物質作為化工原料循環使用。
技術指標:二氧化碳吸收轉化率>80%;生物質能成本達到或接近太陽能成本;生物質的化工利用經濟效益接近煤化工產品。
二氧化碳回收利用
39
廢舊鉛蓄電池資源化利用設備
關鍵技術:開發自動破碎分選技術和鉛膏預脫硫-電解沉積工藝,將硫酸、鉛膏和柵板、塑料、膠木等有效分離,并電解得到終產品電鉛。
技術指標:年處理萬噸廢蓄電池投資規模≤3500萬元;脫硫率>95%;鉛回收率>95%;電流效率>95%;電鉛質量>99.99%。處理過程無二次污染。
廢蓄電池綜合利用
40
工業副產石膏綜合利用設備
關鍵技術:研發流化床式工業副產石膏焙燒爐,解決濕基脫硫石膏粘球磨機的問題,解決原料含水率的適應性,物料粒級組成,余熱利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高脫硫石膏白度。研發脫硫石膏免煅燒制干混砂漿的技術裝備,研發用于制造石膏砌塊、用于制造膩子石膏、粉刷石膏和模具石膏、用作水泥緩凝劑、用于制造紙面石膏板、用作土壤改良劑等多綜合利用途徑的技術裝備。
技術指標:年可處理工業副產石膏≥5×105t。
工業副產石膏綜合利用
41
4000馬力廢鋼破碎成套裝備
關鍵技術:研制采用磁阻開關電機驅動的超寬、超重型履帶式配套輸送機,滿足大型廢料的輸送要求;采用浮動式雙滾筒進料碾壓機,適應不同廢料順利進入破碎機的變化要求;研制破碎機油缸活塞定位連接多級滑軌拔銷裝置,縮短破碎機錘頭的更換時間,提高破碎機的整體工作效率。
技術指標:主機功率≤3000kW,處理廢鋼80t/h~100t/h,加料寬度≥2600mm。
廢鋼加工,報廢汽車拆解,報廢家電粉碎等
六、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儀表
42
氰化物在線自動監測儀
關鍵技術:研發氰離子選擇電極法檢測技術,團隊協作式控制技術,實現環保儀器的組件智能化、自動化、網絡化和程序實時更新。研發基于智能組件技術的儀器模塊組件庫技術,基于控制器局域網絡(CAN)總線的通訊協議,制定自動站內部各智能組件模塊間的數據/控制命令通訊協議(內環協議);基于SOCKET通訊協議和GPRS通訊技術,制定自動站與監控中心間的數據/控制命令通訊協議(外環協議)。協議兼容《污染源在線自動監控(監測)系統數據傳輸標準》(HJ/T212-2005)。
技術指標:檢測范圍:0.2mg/L~260mg/L,重復性誤差≤5%,低檢出限≤0.2mg/L,量程漂移≤±1.5%,實際水樣對比試驗≤5%,平均無故障時間(MTBF)≥720h/次,環境溫度:10℃~40℃,環境濕度:65±20%RH。 
環境污染物監測
43
污染治理系統運維服務與遠程診斷管理系統
關鍵技術:基于移動互聯網及信息管理技術的污染治理系統運維服務與遠程診斷管理系統。通過設立在污染治理控制設備端的監控儀器,采集系統運行狀態數據,并通過移動互聯網絡傳輸到控制中心服務器,進行運行狀態的數據分析,以提供專業的運行維護指導與遠程診斷。該系統初期服務于氣體污染治理領域,并可擴充到污水、固廢等污染治理領域。
技術指標:對污染治理效果參數100%采集、設備運行狀況數據的采集率>90%;實時數據傳輸;實現遠程的運行狀態診斷、故障報警及運維咨詢服務。
環境監測
44
在線生物毒性水質預警監控設備
關鍵技術:通過不同影像分辨率條件下成像視場、成像景深、成像距離和成像體積,確定適合于水下浮游動物的種類識別和種群生物量計量的原位監視的水下光學成像技術,通過水體對水下浮游動物的數量、移動速度、游動高度和環游頻率的影響,確定水質毒性強弱。
技術指標:對于達到危害濃度毒物的響應時間≤1h,儀器檢測低測頻次可達1次/min,相對偏差≤30%,儀器組合在毒物譜系上具有較好的互補性,全部響應的試驗毒物/總的試驗毒物≥90%。
水質預警監控
45
重金屬在線監測儀
關鍵技術:研發基于陽極溶出伏安法水質重金屬在線自動檢測、X射線熒光法在線式大氣重金屬監測技術及設備。研究環境水體監測中有毒有害重金屬元素的現場分析方法。優化小型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的設計制造,并進一步開發重金屬在線原子吸收光譜儀器;開發鎢絲作為原子化器,利用自身的氣源和鋰電池,提升儀器的環境適用性;研究環境水體監測中有毒有害元素的現場分析檢測方法,提高可靠性和穩定性。研發煙氣中汞、鉛、砷、鎘等重金屬在線監測儀,實現煙氣中痕量和超痕量重金屬因子的準確監測,提高儀器測量抗干擾能力和惡劣環境適應能力。
技術指標:檢測元素Cd,Hg,As,Pb,Cr等;測量范圍:0-100ug/m3;探測下限:0.1ug/m3(煙氣)、1ng/m3(大氣);漂移<±1%F.S./24h;重復性<7%;監測時間≤5min,測量周期:連續采樣監測。
水中、大氣重金屬排放監測
46
揮發性有機物在線監測儀
關鍵技術:研發基于光離子化檢測器(PID) 氫火焰檢測器(FID)的大氣揮發性有機物快速在線分析技術;揮發性有機物定量測量的吸附-熱解析再分離技術;采樣、解析和分離的時序技術;基于吸附劑在線采樣的低溫吸附富集濃縮技術;基于以上技術包括吸附劑及組合篩選、采樣方法、低溫濃縮解析、色譜柱選擇、分析溫度確定、檢測器優化技術等技術,集成整體揮發性有機物現場監測系統。
技術指標:檢測限:0.01ppbv,<0.5ppb(苯);檢測范圍:0.01ppbv~1.0ppbv,0.5ppb~100ppb(C6-C12);相對誤差≤10%。設備可以無人值守連續在線運行,監測數據自動傳送。
大氣污染監測
47
農村生態環境快速檢測設備
關鍵技術:農村生態環境快速檢測設備由環境空氣衛生檢驗箱、水質典型污染物快速檢測儀、土壤銨態氮和硝態氮快速檢測儀三部分組成,基于GPRS的環境檢測數據轉換和實時無線傳輸模塊,可實現將快速檢測數據實時傳送到遠程服務器進行數據分析和預警。                         技術指標:檢測范圍:空氣中NO2 0.1mg/m3~0.9mg/m3、NH3 0.1mg/m3~0.9mg/m3、SO2 0.1mg/m3~1.5mg/m3和甲醛 0.4mg/m3~2.5mg/m3;環境水中色度5度~200度、濁度2NTU~100NTU、氨氮0.1mg/L~2.0mg/L、亞硝酸鹽氮0.01mg/L~0.2mg/L、六價鉻0.05mg/L~1.0 mg/L、鎘0.01mg/L~0.1 mg/L、有機磷農藥低檢測限0.02mg/L;土壤中銨態氮0.1mg/L~0.5mg/L和硝態氮4.0mg/L~10.0mg/L。
農村生態環境檢測
48
便攜式無線廣譜智能分光光度水體污染物檢測儀
關鍵技術:研發采用人工智能分光光度法實現對被測水體反射光譜的實時在線檢測裝置。                                                                         技術指標:適用COD(cr)值為30mg/L~700mg/L;總氮、硝酸鹽氮0.25ppm~1.0ppm,亞硝酸鹽氮0.05ppm~0.80ppm,氨氮(NH3)0ppm~10ppm。 
水中污染物檢測
49
水體中基因毒性污染物快速篩查儀
關鍵技術:通過合成基因序列和環境化合物的反應所導致的活性、熒光等變化,基于集成式核酸傳感技術,模擬具有基因毒素的環境化合物在生物體內致基因損傷的過程,實時、快速檢測基因的損傷效果,在分子水平評估環境化合物的潛在基因毒性。能同時檢測活性自由基導致的核酸氧化損傷和有機物導致的核酸加合損傷等多種常見的基因毒性效應,能檢測具有直接毒性的活性有機物和間接毒性的(酶活化)有機物。
技術指標:操作時間≤60min,同時檢測樣品≥96個。
水中污染物檢測
50
在線脫硝效率監測設備
關鍵技術: 紫外差分原理測NOx和半導體激光吸收光譜技術測NH3。
技術指標:NOx的量程(0-300-5000)ppm,線性誤差<±1%F.S.,響應時間≤2s;NH3的量程(0-5-10)ppm,響應時間≤1s,線性誤差<±1%F.S.,重復性誤差<±1%F.S.。
大氣污染監測
51
紫外積分光譜法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監測儀
關鍵技術:研發采用紫外積分光譜分析技術,分析290nm~310nm區域的吸收光譜確定二氧化硫濃度;分析226nm的吸收光譜的變化確定氮氧化物濃度。
技術指標:測量范圍:SO2(0~1800 ppm);NOX(0~2000ppm);儀器響應時間≤60s;測量精度:誤差<5ppm(被測值<150ppm);相對誤差<±2%F.S.(測量值>150ppm);重復性≤±1%F.S.;光源(氘燈)壽命>4000h。
大氣污染監測
七、環境污染治理配套材料和藥劑
52
膜材料
關鍵技術:開展膜材料選擇、孔徑確定、膜面親疏水性選擇、污泥濃度高低、泥水混合液溫度、pH值與膜污染性能的關聯性研究;研究聚偏氟乙烯(PVDF)膜紡絲技術(濕法和熱法紡絲技術)和帶襯膜制作技術;開發PVD/SPS共混膜合金材料,提高膜抗污染能力;研究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添加劑性能,增加膜孔隙率、膜強和純水膜通量。對膜進行表面改性研究,控制表面電荷。
技術指標:帶襯膜膜絲拉伸斷裂強度>200N,非帶襯膜膜絲拉伸斷裂強度>10N;膜運行通量>0.6m3/m2•d;用于高濃度氨氮廢水處理時,膜孔徑0.1um~0.2um,出水氨氮≤15mg/L;用于反滲透系統預處理時,出水濁度≤1,SDI≤2。
污水處理
53
袋式除塵器專用聚四氟乙烯(PTFE)濾料
關鍵技術:研究聚四氟乙烯薄膜(PTFE)與長短纖維的生產技術、制造設備及加工過程的工藝參數。
技術指標: 長纖維強度可達3.6gf/den~4.5gf/den;熱收縮率≤3%,試驗條件為250℃,持續30min;耐溫性達到-190℃~290℃;纖維連續生產長度達到1.0×104m~1.5×104m;坯料單重達到100kg/團;基礎膜的厚度波動≤±0.75μm,孔隙率波動≤±15%。    
布袋除塵
54
碳纖維復合過濾材料
技術指標:除塵效率≥99.99%,使用溫度≥120℃,經緯向強力≥1.8×103N;80%H2SO4浸泡24h,強力損失≤10%;40%NaOH浸泡24h,強力損失≤8%。
布袋除塵
55
高溫氣體凈化用陶瓷過濾材料
技術指標:處理風量≥4×105m3/h,除塵效率≥99%,分級效率dc50≤1.6μm。操作溫度>870℃,操作壓力≤3.0MPa,濾速≥5cm/s以上,濾后氣體含塵濃度≤3mg/Nm3,壽命>8×103h。
高溫氣體凈化
56
選擇催化還原法脫硝專用鈦白粉
關鍵技術:研發超精細鈦白粉及其制備設備。
技術指標:粒徑在8μm~12μm,比表面積80m2/g~120m2/g。
選擇性催化脫硝
57
納濾膜及其組件
關鍵技術:研發聚偏乙烯納濾膜及組件。
技術指標:膜形式:平板卷式膜或中空膜;截留分子量100~300;脫鹽率>50%~90%,且具有良好的抗沖擊性和耐污染性;膜使用壽命≥3a;膜大產水量15×104gpd;操作壓力≤2.0MPa,適用pH范圍:3~10。對低分子有機污染物,消毒副產物,大腸菌群,病毒細菌,氟、砷、鐵、錳等重金屬離子的去除率≥95%,對鈣、鎂等兩價離子去除率≥50%,產水率≥85%。
城市、工業污廢水回用,飲用水凈化
八、電磁波與放射性(包括核三廢)污染治理裝備
58
放射性可燃固體廢棄物壓縮減容分揀設備
關鍵技術:研究放射性危險固體廢棄物預處理的流水線技術,研發集光機電一體化密封性高的自動壓縮減容裝置,實現就地收集壓縮減容,便于集中運輸和處理。研究液壓技術、封裝技術、單元控制技術原理和特殊設計,達到危險固體廢物在操作人員完全不接觸的情況下實現廢棄物通過任務檢測后能自動分揀和多次壓縮。
放射性廢棄物
59
核廢料處理及固廢物質資源化重生系統
關鍵技術:研發以低放射性核廢料處理技術為基礎,整合等離子技術、光電技術、水分解技術、合成汽催化反應技術、合金高分子活性碳吸收氫氣、煙氣高溫凈化技術的技術裝備。在實現對于包括核廢料在內的所有固廢的無害化處理的同時,使其碳氫重組再生成石化產品。
技術指標:100噸工業廢棄物與1噸核廢料合成處理可回收≥甲醇20t;氫氣≥5.9×104 m3/d;氧氣≥2.9×104m3/d;排放指標:各種重金屬均<0.1ppm;二噁英≤0.1ng/m3;輻射低于背景濃度。
放射性廢棄物
九、環境應急裝備
60
移動式應急水處理設備
關鍵技術:研發應對突發事件,解決水源污染無法直接飲用或由于小面積水源嚴重污染而無法直接排放的應急水處理裝備。研究平時不使用時膜的保護技術、在無動力電時合適配套的發電設備、設備的自動吊裝運輸配套裝置。
技術指標:處理量≥10m3/h;出水達到《生活飲用水標準》(GB5749-2006)標準,排放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標準。系統全自動操作。
應急水處理
61
移動式有毒有害泥水(液)應急處理集成裝備
關鍵技術:研發快速的移動式有毒有害泥水(液)環境污染應急處理一體化集成裝置,可及時收集并制止污染危害、消除突發污染的各種有毒有害污染物,有效防止污染擴散和二次污染 。
技術指標:報警響應時間≤3min;責任區域半徑≤30km,泥水(液)處理能力:20m3/h~100m3/h;處理后水(液)移離能力:20m3/h~200m3/h。
應急危險廢物處理
62
小型一體化可移動式醫療廢水處理設備
關鍵技術:研發以生物接觸氧化工藝和二氧化氯消毒為核心的處理工藝。
技術指標:出水水質優于《醫療機構水污染排放標準》(GB18466-2005)。
應急醫療廢水處理
63
環境應急監測車
關鍵技術:研發集空氣質量和水質日常監測與應急監測于一體的可移動監測實驗室,不受環境和地域限制,對空氣環境和水環境進行連續和實時監測。
環境應急監測
推廣應用類
一、大氣污染治理裝備
64
電袋復合除塵設備
煙塵排放濃度≤30mg/Nm3;本體阻力≤1×103Pa;長濾袋規格直徑120mm~160mm,濾袋長度8m~10m,配套機組1×103MW。
工業除塵
65
燒結煙氣多組份污染物干法脫除設備 
脫除率:SO2的≥95%;強酸(SO3、HCl、HF)≥95%,重金屬汞≥80%;出口排放濃度:SO2≤50mg/Nm3;二噁英≤0.1ng TEQ/m3;粉塵濃度≤20mg/Nm3;漏風率≤4%;煙氣排放溫度≥70℃;適應煙氣負荷范圍:0~110%;同步運行率:100%。 
燒結煙氣脫硫
66
低濃度揮發性有機物處理設備
回收效率≥95%;壓降<2kPa;VOCs去除效率≥98%。
揮發性有機物治理
67
高溫高壓大流量電除塵器
除塵效率≥99.9%。處理煙氣量:2×104m3/h~2.8×106m3/h,允許進口煙氣溫度:70℃~400℃;允許入口含塵濃度0.8×102g/Nm3~1.3×103mg/Nm3,殼體承壓≤2×104Pa,出口排放含塵濃度≤30mg/Nm3。
工業除塵
68
大流量高溫長袋脈沖袋式除塵設備
單位過濾面積耗鋼量15kg/m2~18kg/m2;處理風量≥2×107m3/h;運行阻力1×103Pa~1.2×103Pa;處理煙氣入口含塵濃度達到≥500g/Nm3,煙氣溫度>250℃;出口含塵濃度<10mg/Nm3;濾袋使用壽命>3a。
工業除塵
69
電除塵高頻高壓供電電源
采用高頻逆變技術,電源效率提高30%;除塵能耗≤50%;輸出電壓:-70kv~90kv;輸出電流:-400mA~2000mA;功率因數>95%;效率>90%。
電除塵器高壓供電
二、水污染治理裝備
70
精密陶瓷真空過濾機
脫水原理:毛細效應;過濾板材料:燒結白剛玉或高密度PE;過濾板孔徑0.2μm~20μm;過濾面積≥150m2;過濾直徑2.5×103mm~4×103mm;真空度≤-0.09MPa;濾盤轉速≤1.5r/min;過濾盤數≥25圈;泥餅含水率≤7%(礦山精礦)或≤65%(污水處理);真空能耗功率≤11kW。
污泥脫水以及尾礦、工業廢渣脫水
71
低能耗充氧曝氣設備
充氧能力:80kgO2/h~100kgO2/h,動力效率:4.7kg/kWh~5.9kg/kWh,氧利用率25%~30%(單臺)。與常規曝氣機相比節能≥30%。
污水生物處理供氧曝氣和水體充氧曝氣
72
高濁度污水電絮凝處理設備
單套系統大處理能力≥6.5×103t/a;出水水質達到或優于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標準,重金屬污染物去除率≥99%;極板更換周期0.35×103h~1.1×103h;噸水電耗≤1.5kWh。
工業廢水處理
73
地埋式豎向污水深度處理設備
進水水質:市政污水;去除率:BOD≥97%,COD≥95%,NH3-N≥90%,TN≥80%,TP≥98%。處理出水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標準。噸水建設成本≤1200元,噸水運行費≤0.35元,噸水耗電≤0.24kWh。反應器總水力停留時間(HRT)≤4h。
市政及工業廢水處理
74
印染廢水處理回用設備
進水水質:pH值:6~10,CODCr:400mg/L~4000mg/L,BOD5:100mg/L~400mg/L,SS:100mg/L~200mg/L,色度為100~400倍;出水達到《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 4287-1992);不外排污泥;印染廢水回用率≥75%;綜合處理成本≤4元/t;處理水量≥4000t/d。
印染工業廢水處理
三、固體廢物處理裝備
75
生活垃圾焚燒飛灰穩定化處理設備
飛灰浸出濃度Pb<3mg/L,Cu<50mg/L,Cr<0.3mg/L,Zn<50mg/L,Cd<10mg/L。水耗<0.25t/t,電耗<25kW·h/t,藥耗<0.03t/t。
垃圾焚燒
76
污泥增鈣熱干化系統設備
脫水污泥含水率≤80%,生石灰的添加比例≤25%;污泥處理成本≤180元/噸。污泥出主機含水率≤40%,5mm顆粒物≥80%,回轉式烘干機內通過的時間為:7min~9min,自然堆置≤7d,處理后污泥含水率≤10%。污泥干化中沒有燃燒過程,無CO2排放。干化后污泥渣可用作水泥原料。
市政污泥干化
77
餐廚垃圾預處理成套裝備
單套處理量≥45t/d;預分揀設備大塊垃圾分選率≥90%;固液分離率≥95%;油脂分離率≥90%;配備除臭系統;處理每噸能耗≤5kWh,處理每噸水耗≤0.2t。
餐廚垃圾處理
78
糞便無害化、資源化處理成套裝備
單套處理量≥95t/d;垃圾分離率≥95%;成套設備無故障時間≥300h,實現糞便無害化率100%,資源化率>97%;日處理量≥100t/h,糞便預處理設備單位投資額<3萬元/噸;糞便水處理設備單位投資額<2萬元/噸。糞便預處理每噸電耗≤5kWh、水耗≤0.2t;水處理每噸電耗≤7kWh;每百噸糞便生產有機肥量>5t。
糞便處理
79
鼓泡流化床污泥焚燒爐
處理能力:進料污泥含水率≤85%,出料≤50%,處理量:5t/d~400t/d,爐內設計溫度≥850℃,煙氣停留時間≥2s,灰渣熱灼減率<3%。焚燒能量主要采用污泥自身熱量,不足時可添加輔助燃料。
污泥焚燒
80
鉆屑回注成套設備
造漿能力≥10m³/h的鉆屑處理能力;鉆屑與液體的比例為1:4,泥漿中的固相≥25%;研磨成漿后的鉆屑固相粒徑≤0.3mm;存儲能力≥20m³;造漿系統凈重≤20t(含控制室,研磨機、振動篩);存儲罐凈重≤9t。
工業廢棄物處理
81
臭氣自動在線監測和生物除臭一體化裝備
該設備實現臭氣的實時在線監測,設備響應時間≤20s;排放的尾氣中臭氣濃度低于《國家惡臭污染排放標準》(GB14554-1993);設備無故障連續運行≥1a;大日處理量≥600t。
臭氣監測與治理
四、資源綜合利用裝備
82
廢塑料復合材料回收處理成套裝備
廢塑料基復合材料處理量1t/h~5t/h;回收金屬(鋁等)的純度≥98%;金屬(鋁等)回收率≥99%;回收塑料的純度≥95%;噸處理能耗≤10kWh; 回收金屬的純度≥98%,金屬回收率≥99%,塑料的回收率≥95%;智能化自控技術:溫度報警設置范圍0℃~150℃,靈敏度≤0.5℃;電壓報警:-10%~+5%(380V);電流報警靈敏度≤0.;自動包裝計量精度≤1g;實現順序開關機啟動和關閉;實現人機界面控制。
廢塑料綜合利用
83
農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成套裝備
每年可處理秸稈、荒草、竹木加工剩余物、枝椏小徑材等農林廢棄物≥3萬噸;沼氣發電量≥6×107KWh/a;木質素基-樹脂添加劑產量≥3.9×103t/a,纖維素漿粕≥9×103t/a;年節約標煤≥2×103t/a,再利用循環水用量≥900m3/d;無三廢排放。
農林廢棄物綜合利用
84
生物質型煤鍋爐
低劣質煤熱效率≥80%,燃燒效率≥94%,爐渣含炭量≤4%,排煙溫度<100℃,排渣溫度≤60℃;SO2排放濃度<30mg/m3;鍋爐出口煙塵排放濃度 ≤10mg/m3; NOX排放濃度<100mg/m3;林格曼黑度<1級;劣質煤、煤矸石及生物質、工業廢棄資源利用率達到60%以上,其中生物質≥15%;節電95%;在使用配套生物質型煤的基礎上實現上述指標。
工業廢棄物綜合利用
85
廢輪胎膠粉改性瀝青成套裝備
膠粉原料:20目~60目,膠粉添加比>25%,產能≥25t/h,設備生產噪音8dB(A)~10dB(A),產品質量符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
廢輪胎綜合利用
86
廢輪胎整胎切塊破碎機
生產效率≥2.5t/h;刀具使用壽命≥7000t;子口鋼絲含膠率≤0.5%;總裝機功率≤50kW。
廢輪胎綜合利用
五、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儀表
87
氨氮在線監測儀
測定范圍:0mg/L~1×103mg/L;重現性:±5% F.S./24h;零點漂移:±5% F.S./24h;量程漂移:±5% F.S./24h;響應時間:3~5min;模擬輸出:4mA~20mA;通訊接口:RS 232/485,CAN總線;顯示方式:液晶顯示器(LCD);數據存儲>2a。
水質在線監測
88
填埋場防滲層滲漏監測/檢測預警系統
高壓信號源:3kV、1A低頻交流方波;漏洞檢出率≥95%;漏洞誤報率≤5%;漏洞尺寸≤1mm;定位精度<50cm。
垃圾填埋
89
便攜式聲納油氣泄漏水下(井下)監測預警儀
實現水下實時應急監測數據的無纜傳輸及水下設備的緊急無纜控制。水上設備單元技術指標:連續發送聲納信號時間≥4h;系統無纜監控水平距離≥2km;工作水深≥300m;水下連續待機時間≥9000h;水下設備≤15kg。       
石油勘探、搜救等相關領域
90
集裝式可移動水質自動監測站
全部監測儀器和輔助設施集裝于具有全天候結構的活動式柜體內;運行無人值守;具有自診斷和數據自動恢復功能;多級通訊接口(網口、GPRS無線網絡平臺、CAN總線、4mA~20mA、2路RS232串行通訊接口)。
水質監測
91
反應器式BOD快速測定儀
線性范圍:0mg/L~2×102mg/L;測定時間≤20min;生物敏感材料使用壽命>90d,保存時間(真空干燥)>1a;測量準確度符合現行BOD標準測定方法的技術指標。
水質檢測
六、環境污染治理配套材料和藥劑
92
低磷緩蝕阻垢劑
PH值<5.5;總磷(以PO43-計)≤2.5%;阻垢率≥95%;腐蝕率≤0.125mm/a。
工業循環水處理
93
鋁鈦多功能復合型硫磺回收催化劑
三氧化二鋁(Al2O3)含量≥95%,助劑含量:1.5%~2.0%,堆積密度:0.65g/ml~0.75g/ml,抗壓強度≥140N/顆,比表面積≥300m2/g,孔容≥0.40ml/g,磨耗≤0.3%。硫磺回收率≥95%;耐溫≥300℃。
資源綜合利用
七、環境應急裝備
94
應急用多功能移動式高溫固廢處理設備
日處理量≥25t,其中焚燒量≥8t;處理一般生活垃圾時,一次爐燃燒溫度≥850℃,二次爐燃燒溫度≥1000℃,停留時間≥1s。處理醫療垃圾及其它有害廢棄物時,一次爐燃燒溫度≥850℃以上,二次爐燃燒溫度≥1200℃,停留時間≥2s。煙氣凈化確保包括二噁英在內的多種物質的排放達標。
應急固廢處理
95
移動式應急醫療廢物處理車
越野行駛載重量≥3.5t,百公里油耗≤30L,日處理能力0.5t~30t;環境適應溫度-41℃~ 46℃,風力大穩定風速7級風或陣風8級,淋雨≤6mm/min;整車用電大功率≤7.5kW,熱解爐每次點火耗柴油≤15L(也可用其它燃料代替),熱解爐啟動后,利用垃圾自產燃氣循環;處理效果:處理后達到《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18484-2001)。熱解爐無故障運行時間≥300h。
應急醫療廢物處理
96
阻截式油水分離及回收設備
進水含油量<100%;出水含油量≤0.5ppm;運行溫度:0℃~80℃;收油率≥95%;收水率≥99%;阻截膜壽命>1.;單模塊處理效率≥300t/h,可線性放大,模塊式無限疊加。
海上溢油應急處理

版權與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儀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表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儀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合作、投稿、轉載授權等相關事宜,請聯系本網。聯系電話:0571-87759945,QQ:1103027433。
廣告招商
今日換一換
新發產品更多+

客服熱線:0571-87759942

采購熱線:0571-87759942

媒體合作:0571-87759945

  • 儀表站APP
  • 微信公眾號
  • 儀表網小程序
  • 儀表網抖音號
Copyright ybz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顧問:浙江天冊律師事務所 賈熙明律師   儀表網-儀器儀表行業“互聯網+”服務平臺
意見反饋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