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太陽能儀表的應用,是太陽能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為滿足消費者“更高”需求的產品,在經歷多年快速發展后,太陽能儀表全行業已經開始慢慢進入了良性狀態的增速放緩的盤整階段。
由于太陽能儀表發展時間較短,當下仍存在一些問題。當下太陽能儀表企業發展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技術和產品創新仍然是主題和核心
創新大體有兩種形式:一個是儀表主機,方向是朝精工制造的方面延伸、擴展,從而提升太陽能儀表的價值,擴大產品賣點;二是以傳感器改進為特征的創新形式,它主要體現為對傳感器的工藝結構的突破。
毫無疑問,傳感器是下一輪創新價值提升的關鍵,它與儀表主機絕不是主仆關系,而是互為依存的“戰略合作伙伴”。失去傳感器的創新,太陽能儀表的價值提升將失去重要依托。傳感器從初的七芯、四芯到后的兩芯,這些都是產品不斷升級、企業壯大的源動力和創新典范。
二、多元化發展仍然是紅海中的藍海,但需謹慎
近年來,隨著太陽能儀表行業競爭形勢的加劇,太陽能儀表企業面臨生存和發展的雙重選擇。
在此背景下,一些有長遠眼光的企業開始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多元化發展進入了這些企業的視野中。企業實行多元戰略后,風險不僅可以分散,形成互為依托的局面,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使企業保持行業競爭優勢,實現可持續發展。
不能回避的問題是,對于尚不成熟的太陽能儀表行業究竟適不適合多元發展?有沒有這個能力去實現戰略多元化?是不是真的能夠達到學術理論上的效果?
曾經無數殘酷的實踐表明它可能是個美麗的陷阱。
三、人才是企業大的無形資產,融合至關重要。
不管是自己培養還是空降借用外腦,企業發展大的無形資產應該是駕馭品牌和資產的人。
太陽能儀表企業應該注重從內部培養自己的人才,不盲目引進人才。在用人方面,秉承實用實效的原則,選擇那些適合企業的,易與企業文化融合的人。
不置可否,太陽能儀表企業在用人機制上存在先天不足。大多數儀表企業都是從手工作坊或者家族式的企業開始起步的,引進空降兵自然成為企業保持活力與生機的重要途徑。注重外腦,要以企業獲得快速穩定的發展為前提。
在人才引進的過程中,要相當注意企業團隊成員間的相互融合。如果不加小心,就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傷害:團隊不穩,人才缺乏歸屬感、安全感,企業反而容易陷入“人才青黃不接”的危機。
四、利潤和銷量、做大和做強的選擇:做強勢有利潤的企業。
隨著近年來太陽能儀表業競合速度的加快,太陽能儀表企業也開始面臨著增長的瓶頸,但也似乎更多地陷入了發展的困惑。因此,在經歷了多年的快速奔跑之后,現在是到了應該審視、反思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