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研發快訊】近日,中國科學院理化所光化學轉換與合成中心陳勇研究員團隊利用“給體-金屬-受體”(D-M-A)型配合物靈活旋轉的結構特性,通過調控分子聚集態,在單一分子(PZI-Au-TOT)中同時實現了熱活化延遲熒光、同質多晶和線偏振發光。PZI-Au-TOT在摻雜薄膜中發光量子產率達到93%;在不同的結晶條件下,組裝得到發光顏色從黃綠色到紅色的三種晶體(Y、O和R)。機理研究表明形貌依賴的發光與其晶體中分子間相互作用以及堆積方式密切相關。此外,微晶Y和O具有良好的線偏振發光特性,偏振度可達0.64。這是首例關于線偏振熱活化延遲熒光D-M-A配合物的報道。
金(Ⅰ)卡賓配合物多態發光晶體及機理示意圖
相關研究成果以Two-Coordinate Gold(I) Complex with Rotational Freedom: A Platform Integrating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Polymorphism, and Linearly Polarized Luminescence為題發表于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論文的第一作者為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章茜,通訊作者為陳勇研究員和深圳大學材料學院李凱教授。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高宇南教授在線偏振發光方面提供了指導和幫助。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科學院-香港大學新材料聯合實驗室基金等資助項目的資助。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