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人物報道】為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涵養優良學風,營造創新氛圍,中國科學院組織開展2023年中國科學院年度人物和年度團隊評選活動,集中展示新時代涌現出的先進典型,引導干部職工對標身邊榜樣,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切實履行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主力軍的職責使命,以科技創新實踐譜寫科學家精神新篇章。
魏鐘鳴,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中央和國家機關青年學習標兵。他針對半導體材料的“卡脖子”技術問題,帶領課題組圍繞低維半導體面臨的可控制備、器件調控關鍵科學問題,開展半導體基礎實驗研究,并取得系列進展,在權威期刊發表通訊作者論文5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10余項。擔任黨支部書記,注重黨建與科研深度融合,并取得突出成績。
一、樹立科技報國人生理想
2001年,17歲的魏鐘鳴以優異成績考入武漢大學攻讀應用化學專業,并獲得人民獎學金、武漢大學優秀畢業生等。2005年,他進入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主攻有機半導體材料與場效應晶體管方向,在場效應晶體管等方面取得系列重要進展,在Adv Mater等期刊發表論文5篇。2010年8月至2015年1月,先后在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從事博士后和助理教授的工作。
2015年2月,立志為祖國科技做貢獻的他考慮到半導體科技的發展對于我國至關重要,他選擇來到半導體所工作,瞄準低維半導體材料與光電器件領域,開拓自己的業務研究領域。
二、傳承科學家精神
2015年2月,魏鐘鳴加入到半導體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該室是1991年在“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黃昆院士的倡導下成立。黃昆院士孜孜不倦、求真務實、謙虛謹慎、淡泊名利的科研精神傳承至今,魏鐘鳴學習和傳承老一輩科學家精神,積極將個人理想奮斗融入祖國建設中。
他帶領課題組積極開展半導體的基礎實驗研究,圍繞低維半導體面臨的可控制備、器件調控關鍵科學問題,取得了一系列進展。開發出面向高靈敏探測的半導體異質結一步生長方法,被國際同行評價“顯示了在未來高性能光電子中的巨大潛力”,異質結比單組份材料的平均響應度提高1個數量級以上。實現低維半導體材料的高性能偏振光探測器和
圖像傳感器,被同行評價為“全面展示了優越性”。在權威期刊發表通訊作者論文5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10余項,其中5項發明專利已經實現了技術轉讓,從基礎研究的源頭上助力了半導體相關企業的技術升級。
三、推動支部建設高質量發展
魏鐘鳴作為支部書記,既重視黨的理論學習和黨建工作,努力抓好支部建設;又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指導基礎研究工作,在半導體材料與器件的科研領域取得系列研究進展。
2021年9月,他參加了中國科學院黨校第三期年輕干部特訓班,從黨建和對基礎科研工作啟發的角度,多次在主題黨日、黨校學員論壇、支部交流會等活動上交流學習收獲。2020年,因為疫情,部分研究生無法出席畢業典禮,他作為支部書記積極組織制作了“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紀念手冊,并獲得研究所主題黨日“最佳創意”獎。在他的帶領下,支部2022年獲得中央和國家機關“四強”黨支部,2023年獲得“中國科學院先進基層黨組織”。他本人獲得 “中國科學院2020-2021年度青年學習標兵” “中央和國家機關青年學習標兵(2023)”稱號。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