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市場行情】新型儲能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技術和基礎裝備,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支撐,也是催生國內能源新業態、搶占國際戰略新高地的重要領域,更是國家重點布局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發展潛能無限。
近日,以“全球視野 全新儲能”為主題的首屆世界儲能大會開幕。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一司一級巡視員苗長興表示,我國儲能產業規??焖贁U大,2022年我國鋰離子電池儲能產業鏈產值已接近2000億元。2023年上半年,新投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863萬千瓦,相當于此前歷年累計裝機規??偤汀?br />
近年來,隨著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產業的飛速發展,新型儲能需求空間迅速打開,成為能源發展“新風口”。在此風口下,這幾年從事消費電池和汽車電池的企業開始做儲能電池,其他行業如地產、家電、服裝、食品等都紛紛跨界做儲能。
業內專家預測,2025年,我國新型儲能產業規?;驅⑼黄迫f億元,新型儲能產業即將進入爆發期。
202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方案中提出到2025年,新型儲能由商業化初期步入規模化發展階段,具備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條件;
到2030年,新型儲能全面市場化發展。新型儲能核心技術裝備自主可控,技術創新和產業水平穩居全球前列,市場機制、商業模式、
標準體系成熟健全,與電力系統各環節深度融合發展,基本滿足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需求,全面支撐能源領域碳達峰目標如期實現。
利好形勢刺激之下,各省政策的扶持力度也在不斷加大。目前,已有30個省份出臺新型儲能規劃政策文件,大力發展“新能源+儲能”。
廣東省提出:到2025年全省新型儲能產業營業收入達到6000億元。廣東省發展改革委產業處副處長彭濤在2023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上透露,2023年1–9月,廣東省新型儲能產業的營業收入約2900億元,裝機規模達到100萬千瓦,新型儲能產業發展形勢向好。
2020年至今,江蘇陸續出臺了《江蘇省“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關于加快推動我省新型儲能項目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簡稱《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支持新型儲能行業發展的政策。其中,《實施方案》提到,到2025年,新型儲能由商業化初期步入規?;l展階段,具備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條件;《若干措施》明確,到2027年,全省新型儲能項目規模達到500萬千瓦左右。
近日(11月13日),山東省能源局發布關于印發《支持新型儲能健康有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簡稱《措施》)的通知。《措施》立足儲能在“發電側”、“電網側”、“用戶側”三種應用場景,加強需求側牽引,著眼“能用好用”的原則,提出了12項具體措施,充分發揮價格機制,倒逼新能源企業提高配建儲能利用率,引導新型儲能健康有序發展。
得益于市場對新型儲能的需求不斷擴大,儲能項目的應用范圍也在不斷拓展,應用場景豐富,主要包括電源側儲能、電網側儲能和用戶(用電)側儲能。
例如,山東省主要圍繞這三種應用情景展開,諸如支持火電配建新型儲能與所屬電源聯合參與電力市場,完善新型儲能市場化“兩部制”上網電價機制,明確新型儲能調試運行期上網電價機制,以及免除新型儲能深谷時段市場分攤費用等。
縱觀今年,國內已投運新型儲能項目裝機規模創下歷史新高,不過新型儲能利用率不高、市場模式單一、盈利能力不強等問題依然橫亙在行業前行道路中。
隨著儲能產業競爭加劇,不管是從政策導向,還是企業投資都正加大對新型儲能關鍵技術和裝備研發的重視,產學研融合發展,通過市場化的方式,倒逼新能源企業提高配建儲能利用率等,助力搶占未來新型儲能的行業制高點。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